得理不饶人,你不"中"
【分享人】兰彩霞
【共学日期】2019-7-12
【共学学堂】福田学堂
【分享主题】传习录之钱德洪录7.8
先说两点题外话,都是我本周切身感受。
第一,我本周参与了3个学堂的共学,发现这个频次对我刚刚好。就如我们要时刻保持觉知一样。想要在学心上有所得的朋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跑学堂。持续赋能的价值很高。
第二,学习心学,也不免会有觉得枯燥的时候,比如讲来讲去"立志"呀、"良知"呀,"去私欲"呀,"无善无不善"呀,"允执厥中"呀。转来转去就是这几个词儿。我也烦躁过。可但是,当我们能坚持听下去,并把论理哪怕在很小的生活事情上用一下,而不是贯性的用原来的方法。如亲子、夫妻、领导、客户,你一定会有惊喜。同时,再继续跟这几个高频词汇"周旋",就会没那么厌烦。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高级的"唯精唯一"的功夫。
学习正文的分享也是两点:
1、"不睹不闻"="戒慎恐惧"。当我在学堂中不断思索这个结论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在被带往一个"合一"的状态。只是那个动能启动或趋势我感受到而已。很难用语言来描述。
2、"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这一段我理解主要讲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良知无时无处不在,良知一直在"后台"运作着。第二层意思,我们的行住坐卧应合于"道"的规律。该吃吃、该睡睡。我们可以通过昼夜去感知"道",我们也可以通过四季更叠感知"道",我们可以从花开花落感知"道",不是这些东西彰显了"道",而是"道"无处不在。所以"拈花"才"一笑"。
将"人心"合于"道心",就是我目前可以理解到的"功夫"。欢迎大家指正。
【分享人】兰彩霞
【共学日期】2019-7-12
【共学学堂】女子学堂
【分享主题】象山文集序
感谢的话,不多说了。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着实太有份量了。千人千解,也不足为奇。我等平凡人,恐难真正得其要领。
我们在读书会上,就找到了两种"解读",算是勉强说得过去而已。一种是帝王传位时,口口相传的"冶国之方",另一种是从心学的角度,个人修身之方。
本次共学,围绕着一个"中"字展开。我们分享了很多活生生的身边人的故事。我们分享了关于婆媳、母女、夫妻、公司人事管理中"执中"的例子。
我现在肤浅的理解是:"中"是大智,也是大德。
"中"首先要放下"是非判断",放下"道德批判",放下"二元对立"。正如盘子老师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所以不能执理,只能"执中"。在处理矛盾的时候,如果先界定了"我对了,你错了"。基本上进入无休止的死循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比方说:
1、在"小三"的问题上,你说当事的三个人到底"谁错了"?!
2、婆婆和媳妇,到底"谁错了?"?!
3、妈妈和孩子,到底"谁错了"?!
4、你和你老板,到底"谁錯了"?!
这还能"执中"吗?!
所以,犯法的事情除外。在处理所有事情,都应当执中,而"中"是一个变量,并没有一个永恒的"中"等着我们照搬。这件事涉及三个人,就是三个的"中",这件事涉及五个人,就去找五个人的"中"。
修来修去,修的是"无善无不善"之"至善"。所以"中"是"大智"、"大德"。
欢迎男人女人来学堂一起共学圣学,带上你的故事、带上你的困惑、贡献你的智慧,借阳明心法之光,咱们一起来"执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