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学问万法归宗,说到底都是源于善良
发布日期:2020-01-09 08:41:32浏览次数:804次
【分享人】倪克
【分享日期】2020年10月06日
【共学学堂】后海学堂
【共学内容】《传习录之黄勉之》-1
【分享内容】
第一次参与阳明共学,后海学堂气氛恬淡平和,学友个个谦逊知礼,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真是莫大的享受。
自古以来,人们的知识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当然也有批判,但更多的是借鉴。
文章中“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出自《论语·里仁篇》,原文是: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需考虑怎样做合适恰当就行了。”
这里面的核心便是一个“义”字,君子行无规章,思无定法,却能畅行天下,靠的便是这个“义”。所谓义,乃道义、正义之义,是君子为人处事的核心和原则,体现的是君子的人格和人品,也即阳明心学里的良知。
天下学问万法归宗,说到底都是源于善良,因善而生爱,因爱而生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人之初,性本善。世界历经磨难,血雨腥风,仍能存续到今天,皆因人性中的善(良知)没有泯灭之故。
故符合自然道德规范曰义,义者,道义、正义也。所以,处世待人接物,一定要心存正义感,才能推动社会上的正气压倒邪气,共建文明,和谐美好。
与大家共勉!
上一篇:功夫懒惰了,私欲就多了
下一篇:在学堂里,我是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