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学是要见道,跳出知识陷阱,技能牢笼
温馨提示:文中有盘子老师精彩点评!
【分享人】王云娇
【共学日期】2019-1-10
【共学学堂】福田学堂
【分享主题】传习录之黄直录1
【分享内容】该堂课,我学到的主要内容有:
1.“溥博如天,渊泉如渊” 这是中庸的一个修养的境界,像天那样广大,像深渊那样深沉;把心里的私欲去掉,这是一个境界,心之本体,良知,本体就像天一样广博,在于障碍,恢复本体的光明;我们随时随地格物,这不能连成一个片段;我们获得的知识都是碎片化的,圣人的境界通过格物致知达到这个境界;人心里面也有天,心中的理是没有止境的。(盘子老师:格物只是要去心头的私欲!物乃心上事!私欲去掉,就是天理。知识也是无止境的,技能也是无止境的,与道之广大则不可相提并论。学心学是要见道,跳出知识陷阱,技能牢笼!要做到“断断无他技,休休如有容”,技能只是需要就去学了来用,不需要就不挂心也不觉得差人一等!知识也是有这个需要就去培训学习,没这个需要就不挂心也不觉得自惭形秽!子曰:吾有知乎?我无知也!)
2.正气,格的是自己的心,修正心;不是你心上的事,就不是你的事。(盘子老师:此处表达不准确,如果不是你心上的事儿,你还说它作甚?说它就还是你心上的事儿!致良知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要物来顺应!那些无足轻重的事儿就不要挂心,而那些非常重要的事儿就要担当!)
3.什么叫圣贤,功业气节,循着天理去道的层面,首先是必须找到天理,不是建功立业,不管怎么样,都循着天道,有没有立功建业的计划,并不是没有那种志向,所有的都遵循天理,达到圣人的境地,只要有这个机会就好了。(见第5条)
4.孔子没有建功立业,只是教育,与立业方面谈不上;我们不能以这种气节来讲;致与道,属于德,功名不足以让你心累,这是圣贤与众人的区别;(见第5条)
圣人,贤人,君子的区别:关键在于私欲的多少,圣人是完全没有私欲,孔子70多岁随心所欲,很稳定的;贤人有10%的私欲,能立马感觉到,能改;君子有20%的私欲一直追求的是成圣,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盘子老师:不能作此量化的划分。周处的故事应该听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心道心不并立!圣人也只是学知利行到熟处,贤人已经知道要如何做生知安行的功夫,只是还不熟悉,所以要学;君子只是能随时改过自新的人,小人则知道自己有过错而死不悔改但还不至于伤人性命,罪大恶极的人就是以谋人性命财富无所不用其极者!只是一个心正与不正,行恶到什么程度!心不正则行不端,没有行则又不能辨心之精粗正邪!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一失足成千古恨,晚节不保等等,正与不正非一时一刻,而又不离一时一刻也!)
5.大德者必得其位,其财,其名;一定需要修身,不能看一时,一定要看长时间的;(盘子老师:上述3、4与本条,以第3条解即可。孔子也不是没有事功,但不如阳明那么显著,那么影响大。人此一生,只是要立志做个干净好人就是一大事!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儿。这个干净好人如何修?要在世上修,谁是我们的父母不可选,我们所生什么时代不可选,会遭遇何种社会背景不由我们把控,一生会经历什么事儿,见什么人都不可控,包括每一个天气,每一个人,都不由自己,其余一切大体如是!而正是有这许多不确定,我们还是要求一个确定的,那就只有顺着一个方向走过去,坚定不移地,无论所处如何,都要做个干净好人!这里的好人,不是善良,善恶是世俗之见,要回归自己本心去照见,做一个心安理得的人!以至于毁誉得失都不在乎,不挂心的这样一种人!其余如上所说。)
6.人生的学习,修养,可以忘记吃东西,这是一种品行,圣人的志向就是这样,有志向就可以,以这个修行,以这个为乐趣而忘记忧愁,没有忧愁的时候,大致就是这样,不是说得与不得到,没有考虑该不该得,只是去做,与他的志向有关系。(盘子老师:圣人只是全情投入了,所以目不斜视,不能见其他了,而不是没有其他。吃喝拉撒睡都是人之必须,衣食住行都是必须!今日之社交就业也是人之必须!不然,不足以为人!)
7.关于学,需要看他的天分,界限去在哪,用水去灌溉;浇多少水,就随他的极限,这是用来比喻之前的致知;个人修行,个人讲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盘子老师:不是极限,是分限。极限就偏了,分限是因人而异,又不出离本体,就还在范围之内。循序渐进是对的!教与学都要讲方法,授与受都不容易做!今天的人多好为人师,以为自己得着一个好的方法、思想、路径,就希望给到别人,就要改变别人,这是要不得的!做老师的人首先要去这个私欲!除非授业老师(专于科目技能者),否则教育的全部意义都只是要受教者做个好人!除此之外,该向农民大哥学向农民大哥学,向厨师大哥学向厨师大哥学,要勇于低下身子向扫地僧、清洁工去学习,才能学到见大道的功夫!希高慕大,最后得到的都只能是华而不实,最后做个浮泛无根的飘萍了。)
8.案例分享心得:我们需要有爱心,在传递爱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事物的二面性考虑周全,遵循道与理和礼;以小见大,以点到面。(盘子老师:心学是为己之学,良知四端里面有恻隐之心即是仁,仁者爱人,所以要先讲求自己得一个仁者,若自己不是仁者,则所谓的爱人也只是虚伪不实的,多表面工夫,做给别人看的,或是有功利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