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就怕禽兽不如!

发布日期:2019-06-18 08:00:52浏览次数:841次

jiupa1.jpg


【分享人】崔俊龙

【共学日期】2019-6-12

【共学学堂】福田学堂

【分享主题】传习录之钱德洪录1

【分享内容】


这次共学其实内容就只有一句话,必为圣人之志。这句话可以拆分为两句,一句是必为“圣人”之志,一句是“必为”圣人之志。哪一句都不简单。


我曾经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圣人这两个字,敬而远之。对于要成为圣人,心存怀疑。即使学习了【人皆可为尧舜】两遍,对于圣人依然是摸不到头脑。近来稍有些感觉,分享给大家。提到圣人,最近常说的一句就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其实这句是曾国藩说的,还真未必是跟阳明先生一个意思,但是莫名其妙这句话得到了大家的念念不忘。就姑且用它来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


什么是圣人、禽兽、君子?


这里的圣人,大概的方向应该可以从中庸的角度去进行理解。允执厥中,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能尽人之性,能尽物之性,参赞天地化育。或者简单的理解率性而为,此心纯乎天理 ,能时时刻刻事事物物甚至每一个念头都在“道”上的人,都在行道的人。在家里行道,该孝的孝该悌的悌。在公司行道,素位而行。看天气预报大风大雨(伟良)停止共学,针对贸易摩擦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这些行道的都是“圣人”的状态。圣人是循天理的。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就是一个人不往圣人这个方向前行,就会往禽兽这个方向堕落。什么是禽兽?圣人的反面,从私欲的就是禽兽。一个人全是私欲,怨恨恼怒烦贪嗔痴慢疑,那就妥妥的禽兽。甚至可能是禽兽不如。不孝不悌该担的责不担,就是禽兽。不看物之性,不管人之性,只管说自己想说的,只管要自己想要的,就是禽兽。


当然在这里禽兽一词其实并不是骂人,不涉及到人身攻击,禽兽与人最大的区别其实在于禽兽完全依赖本能,而人可以选择循理还是纵欲。其实反而动物都聪明的很,地震前都是动物先跑的。当然圣人的境界是很难很难达到的,而君子就是在一步步朝着圣人迈进,一步步远离禽兽的行者。


而正是因为想要做圣人千难万难,想要做禽兽十分简单,所以才需要立志,才要“必为”。就算我们立了“必为圣人之志”还会一不小心纵一下私欲。如果没有这个“必为”那直接是加速向禽兽靠拢,还假装自己在路上。


最后,上面提到的对于圣人禽兽的描述都是坐井观天之语。其实在写分享的过程中,越写越知道自己浅薄,很多私欲,很多不明,不知人性不知物性,常常背道而驰,但还是愿做一个朝着圣人进发的君子,日近一步圣贤,日远一步禽兽。


jiupa2.jp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