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纳的下一切人间事
【分享人】王莉君
【共学日期】20190702
【共学学堂】深湾学堂
【分享主题】《传习录之黄省曾鲁》9
原文梗概:这一篇学习内容中,先生王阳明再次提到"责善"。先生提出我们不应该主动去提及别人的过错。迫不得已要去责善的话也应该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初心是为他好,而且言语应委婉得当。另外当我们被别人责善的时候也应虚心谦卑地去听取意见。
我的思考:之前在上梅林学堂学习了责善篇,大家更多想到的是家人之间的责善和朋友之间的责善。这次在深湾学堂中,大家提及更多的是上下级关系和企业中管理者的责善方式。讨论的内容无疑是开拓了我另外一个层面的思考。
儒学历来讲究少说话,多做事。要省身,省己!切勿去讨论是非,对他人评头论足。有心友说心学是越学越自私的。我觉得非可。谈及责善,这种处理方式无不是一种集体观念,大局观凌驾于一切之上的?道上合夫的心学管理体系也是集体为大,个人为小。甚至有时候为了集体利益去牺牲个人的利益。儒家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儒学会越修越自私,那为什么还要说齐家治国平天下呢?当一个人的价值开始无限增长,我们就从小我,慢慢的成为大我,最后成为无我。因为你越来越成为一个榜样一束光的时候,就已经不只是你自己,使命使然。
记得以前我自己做个小公司,刚开始只有我自己来承担一切事物的时候,我觉得我想几点去公司都可以,去不去都可以,不想赚的钱可以不赚,客户脾气差点,就会选择客户。可是后来我有了员工,我在想的就不只是把我自己经营好,我担心我的小我会让我的员工得不到充实饱满的工作状态,资金链一旦断掉,就得让他们离职。这全然是不负责任的状态。于集体,于小家庭而言同样。
总结:1.我觉得心学是纳的下一切人间事的。也纳的下每个人的心。如果看到了门槛和围栏,那就是自己修的不足够。2.佛家讲求空杯心,谦卑状态,放低自己。我觉得这其实与阳明心学甚至儒学都是相通的。当你让别人觉得跟你说话不需要门槛的时候,你的心就已经可以容纳的下万众了。
最后我的自省:本次深湾学堂的共修中,我意识到我自己的一个私欲,喜欢跟心友论道。那种脑袋热乎乎的快速旋转的感觉真的美妙极了。那种思想碰撞出的火花,真的太美了!一时间就忘记所有,关注点就只有找到答案。这种样子无非也是剑走偏锋。我相信每一个人当前表达出来的内容都是当下这个阶段的产物,无非好坏对错。我要做的应该是通过讨论和共学得到自我的认知和自省。太过激烈的辩论也会伤及感情。我觉得这个我需要马上改变。希望各位心友好好监督,将来的日子里跟大家共同进步。
【分享人】王莉君
【共学日期】2019/07/01
【地点】上梅林学堂
【主题】教条示龙场诸生 责善
最近连着两篇讲的都是先生对于责善的开示。我直接来谈一谈我对于“责善”这里,自身存在的问题吧。
对于家人:
我在生活中是个比较追求完美极致的人。以前的我比较挑剔,很小的瑕疵我都看得到。而且,我也是个直言不讳的人。所以有时候语言过于直白真的对身边的人是个伤害。对妈妈,对爸爸,觉得是家里人,亲近的人,所以就把最差的一面留给家人。有时候也会因为这种过度直白的语言伤害到他们。每次这样做我都很懊悔,但是,臭毛病就是改不了!我该醒悟,改掉自己的“暴白”直言的行为。
对于朋友:
小时候一路一直做班干部,小时候小孩子的直言不讳倒是没怎么样,随着慢慢的成长,有一些朋友就会受不了我的直言不讳,慢慢离我远去。我现在很想捡起原来的友谊,但是为时已晚了。但是,对于未来的朋友、现在的朋友,我不想辜负你们。我想好好去除我身上的这个私欲,慢慢沉淀朋友们给我的力量和支持。
对于工作伙伴:
以前工作上,大多时候都会为了某一件事,某一个方案较真。最后,虽然是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但是难免会收到各种的不理解和误会。后来做了警用装备之后,慢慢学会了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事情本身固然重要,但是,破坏了团队的凝聚力就只会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