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并不是指佛教的坐禅,而是做收放心的功夫
【分享人】张墨缘
【分享日期】2018.12.9
【共学地点】深湾学堂
【分享内容】《与辰中诸生书》
学完此文,深感阳明先生对学生的用心,文中字字句句都表现出对学生的担忧以及告诫。
不要在一知半解时,过于标榜自己。在这里我想到前两天学的,说人往往处于四个阶段,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2.知道自己不知道;3.知道自己知道;4.不知道自己知道。当自己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是无知的,如一张白纸,什么都可以接纳;当处于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就会有很强的求知欲,也是处于自己最好的学习状态,愿意谦虚的去学,去接纳;当自己处于知道自己知道的时候,是最艰难,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用自己的知道先掲标榜,很容易引来不同的意见,引起争议,从而开始自相矛盾,从而放弃;当到达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时候,我认为在心学上就可以称为知行合一了,所有事情都顺其自然的表达,潜意识就做道了。
知识对于心灵品质高的人来说,是一种能量,能够帮助我们成长,对于执着的人来说,反而会成为一种知识障,影响我们前行。就如同我们在共学的过程中,可能对同一句话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些都很正常,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圣贤的文字跟我们的文字不同,如果只是纠结于字词,就相当于对文章做了翻译,这并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但值得感动的是,大家都有一颗通达(通那颗心,达那个道)的心,尽管会有文字的差异,但对于文字背后的道理解都是相差无异的。
阳明先生说,静坐并不是指佛教的坐禅,而是做收放心的功夫。听闻盘子老师对此有很深的解读,可惜当时不在场,错过了精彩分享,但是共学时,大家对此的理解都特别精彩,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的理解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去除自己内心繁杂的声音,找到本心。着力处,这里指的应该也是自己的本心,贪名贪利都会障碍我们的本心,所以这段先生应该是在告诫自己的学生,要去除私欲,真正要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
如果有理解偏差的地方,望盘子老师以及各位前辈能够及时的指正🙏🙏🙏
——关于张墨缘——
嘉雍养生馆裕安馆店员
养生汤料理师
自评:90后女孩
一个内外结合的性格,一个放松的状态,一种亲切的感觉,像五月的江南风,热烈却又有点扭捏……
——张墨缘的共学足迹——
足迹遍布多个学堂
精进如此,所以收获颇丰
裕安学堂共学
深湾学堂共学
福田学堂共学
裕安学堂共学
后海学堂揭牌
裕安学堂共学
坂田学堂共学
裕安学堂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