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堂主总是进步最快最大的人

发布日期:2020-03-26 08:26:49浏览次数:827次

一飞冲天


【分享人】李念(深湾学堂堂主)

【共学日期】2020-3-24

【共学学堂】(陈三万)线上学堂

【共学主题】阳明先生年谱【42-终老】


感谢三万邀请我参加年谱的线上共学!小伙伴们都好棒!第一次参加线上学堂,体验深刻。王阳明生平是很值得的了解的,通过圣人一生的跌宕起伏,让我们领悟圣人可学而至,看到内心学问的成长路径和外部功业的成长路径,从而生出好奇:为什么是他?心学在说什么?这么了不起?


盘子老师用心良苦!


三万堂主诚意满满,准备充分,各种关联知识点都能融通,很赞!个人经验:堂主总是进步最快最大的人。我仿佛看到一飞冲天的三万,呵呵!


但有个建议:线上的特点,需要结合线下的当面沟通。不定期在线下聚聚,将更多问题深入探讨一下,会有奇效。我们学堂有4个90后同事,经常一有空就在一起谈论,看到他们都进步很大。


再次感恩三万!


tangzhu1.jpg


【分享人】:李念

【共学学堂】:深湾学堂

【分享日期】:2020-3-24

【分享主题】:《传习录之钱德洪录》18


原文:

一友问:“欲于静坐时,将好名、好色、好货等根逐一搜寻,扫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疮否?”

先生正色曰:“这是我医人的方子,真是去得人病根。更有大本事人,过了十数年亦还用得着。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坏我的方子!”

是友愧谢。

少间曰:“此量非你事,必吾门稍知意思者,为此说以误汝。”

在坐者皆悚然。


感悟:


这一幕很有画面感。

整段文字其实先生说的没什么意思,反而是那位学友的问话最值得玩味。

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整个传习录中这么有分量的问题其实不多。遗憾的是王老师生气了,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本质,我理解就是如何界定人欲、是否应该全部剔除。这是良知学说中永恒的话题!


王老师的方子,我推测就是在静坐中内观省察。“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省察克己。其实不论动静,没有系统学习研究过儒家经典的人,很难理解和把控这个存和去的分界点,就连同时代的学生都有此问,何况今天的我们。这里若要说就长篇累牍了。


只说一点。存和去的分寸,需要我们自己在面临的具体事上去尝试探索体悟从而印心。学习心学,就是这个过程,如果不能印入自己的内心,就是在外求一个良知、攀援一个法旨。而我们每个人学到的心学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说。说出来就不是了。


还要学习王老师的高情商。最后洞察到自己的怒气,立马省察克己,给那位提问的学友一个安慰的阶梯。很棒!这里或许才是真学问——自己心里有他人的心。



盘子老师点评


先生正色不是生气,而是严肃慎重,郑重其事;老师最后的话是敲打自以为高明的人的背后说法,混淆视听!不是刻意给他台阶。先生必然知道哪些人能说出这番话,也就是说这个学生问出这个话不是自己的领会意思。 

  

tangzhu2.jpg

深湾学堂堂主李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