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分享】当我们讨论学习时,我们应当怎么学和学什么?
【分享人】:杨红涛
【共学学堂】:深湾学堂
【分享日期】:2018-9-25
【共学主题】:《送宗伯乔白岩序》
【分享内容】:
《送宗伯乔白岩序》,主要记述先生与礼部尚书乔白岩论学的对话,《示弟立志说》讲求学必先立志,《送宗伯乔白岩序》讲述了怎么学和学什么的问题,先生道明学贵专,学贵精,学贵正,以及三者之间精深奥妙的关系。
当我们讨论学习时,我们应当怎么学和学什么?
怎么学?
先生言:“学贵专,学贵精”,为什么学要讲究专和精呢?先生言:“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对我自己来说,五六年前就接触阳明心学,对《传习录》等等著作也有所拜读,但此后为什么还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甚至阳明心学对我此后的影响微乎其微呢?读到这里我明白了,任何学问浅尝辄止是行不通的,我没有专注的读进心里去,更没有精研其内涵,内心不明了,也就没有诚心诚意去践行先生的思想。所以说共建共学课堂是专注精研阳明心学的课堂,要好好珍惜时机好好学习,提升自己。
学什么?
先生言:学贵正,相比于怎么学,更重要的的学什么,先生言:“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任何学问,学道才是大道,其他均是荆棘小道,走再多的羊肠小道,即使耗尽精力,都达不到理想的目的。“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学习就需要专注于道和精研于道。以前觉得博览群书,就能明了天下之事,于是学习计算机,心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总是觉得不得其门,刚入门就感觉总是遇到瓶颈,越来越困惑,此后即使阅览相关很多书籍,仍是无法突破认知上的瓶颈,现在明白,以前学习只是习得其技,而没有习得其道,而道博大精深,无所不包,也就不所不通,习得其道,任何事情就会像天地之化育,自然生发。
惟精惟一
我问盘子老师道和一的关系,盘子老师回答“心诚于道即为一”。
先生言:“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惟精惟一,精则明,明则诚,诚于道,即专一,一乃心之本体,只为心之光明通透。所以为学之道,贵在明澈自己,精进自我,让自己内心的光明通透。
——杨红涛——
杨红涛,专业教育学,却自学编程成为一个妥妥的码农,现就职于招商银行网络科技公司。
爱好广泛,却精通甚少,好学而不得要领,有志而践行者少。然上进之心不灭,时时鞭策,知行合一。
——杨红涛共学足迹——
右2为杨红涛
右3为杨红涛
右1为杨红涛
深湾学堂揭牌仪式,后排左3为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