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若是去除私欲,好好说话,只在理上,孩子一般都能听进去

发布日期:2019-07-11 07:25:30浏览次数:834次

tingjinqu1.jpg


【分享人】周伟良

【分享日期】2019年7月9日

【共学学堂】上梅林学堂

【共学内容】《示弟立志说》


昨天共学我觉得学习气氛非常好!尤其是有了彩霞姐姐和笑笑的加入,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更加热烈。其实我以前也是不知道怎么去分辨自己的私欲。什么才是不应该有的欲望呢?


阳明先生说,想要存天理,去人欲的方法就是“正诸先觉,考诸古训”。我以前在福田学堂学习,经常在课堂上听不懂。分享的时候还经常跑题,分享的内容也不在点上,甚是愚钝。因此,我每次就偷看俊龙堂主写得分享,刚开始看他的分享,我不是很明白,看多了,渐渐有些开窍了。每当我遇到不会做的事情,我就会去看看他写的分享,总能从上面找到一些答案。我想这应该就是“正诸先觉”了,向俊龙这种先觉求证自己。


还有另一个对我帮助很大的就是聪慧老师。她非常非常谦虚低调,总以无能自处,而且长期坚持共学,非常有毅力。她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我。我觉得共学不但是读阳明先生的文章,还有读心友,读老师。这种共学的氛围和高明的心友是很难得的。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东渐兄和莉君学的虽然比我晚,但是他们的根器都很好,进步很快,已经远远超过我了。我很开心,因为他们渐渐变得优秀,以后上梅林学堂也总算是有高明坐镇了。我就不用担心心友来共学学不到东西。自从我担任堂主以来,每次共学都担心大家不能学到东西,因为我实在是才疏学浅,德行浅陋,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很担心共学会让大家失望。现在我觉得上梅林学堂的每一位心友都有了很大进步。已经比我厉害了。我心里就感觉卸下了重担。


文章中说到,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纯乎天理,没有私欲。因此要想做到像圣人一样没有私欲,方法就是“正诸先觉,考诸古训。”向我们学堂高明的心友学习!和他们一起学习阳明先生的文章。


tingjinqu2.jpg



【分享人】周伟良

【分享日期】2019-7-7

【共学学堂】裕安学堂

【分享主题】传习录之陈九川录


本次共学我深受启发。尤其我一直是搞不懂为什么人有良知?为什么良知是天理?在这次共学当中,莉君给了我很多启发。她虽然是才学了两三周的共学,但她进步非常快。我感觉我学了一年半都不如她学几个星期好,不如她的感悟深。我确实比较愚笨,所以我知道一般别人能在课堂上就搞懂的问题,我是需要几个月来搞懂。


我问为什么人有良知?莉君说:“因为心即理啊!没有私欲,良知就光明了,就是天理了。”我在课堂上还是没有懂,这几天私下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到了今天终于理出来一点头绪。


因为天道是大公无私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俗语有说:“天若有情天亦老”。没有私欲就是天理了吗?我反思了一下我这几年的生活经验。我发现有很多家长批评孩子的时候,喜欢用挖苦和嘲讽的语气:“你不是很牛逼吗?知道错了吗?你看你,我都说了不能熬夜,昨晚又打游戏了吧,还偷偷摸摸的,以为我没看到.......”本来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听了妈妈的这番挖苦,马上火冒三丈,恼羞成怒,摔门而去。


为什么妈妈说的是对的,孩子却不愿意听了?因为她没有做到正确的责善。她内心很多私欲,例如起了对孩子的报复心,想让孩子难受、难过,起了炫耀之心,起了洋洋得意之心,起了索爱之心,这些全都是私欲,都是不应该有的欲望。所以这样去责善就跑偏了,所以这种责善对孩子一点效果都没有。


若是去除私欲,好好说话,只在理上,孩子一般都能听进去。现实生活中我记得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夫妻之间吵架,本来女方占理,可是对方也不认错。员工与老板之间也常常发生这种情况。都是因为内心私欲泛滥,做不到中正而已。所以只要没有私欲了,就是天理,不用再去刻意求个天理出来。


人心中去私欲,存天理的时候,人的内心就是不偏不倚,不悲不喜,不尤不怨。人是轻松的,平静从容的,因此面对任何事情,自然能够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能达到盘子老师说的状态:“人不受物役,事不累人心”。能做到这样,幸福应该离我就不远了,想到这里我浑身上下充满干劲!


tingjinqu3.jp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