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友张墨缘:他们只是在做外在功夫
【分享人】张墨缘
【分享日期】2018.11.25
【共学地点】深湾学堂
【分享内容】《别湛甘泉序》
通篇读完,首先被先生和甘泉之间的友情所感动。“则如甘泉者,非圣人之徒欤!多言又乌足病也!夫多言不足以病甘泉,与甘泉之不为多言病也,吾信之。”从中足以看出先生对甘泉是如此的信任。而他们之所以有这种情谊,正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文中所表达,要从已成口耳之学中突围出来。
“其能有若墨氏之兼爱者乎?其能有若杨氏之为我者乎?其能有若老氏之清净自守、释氏之究心性命者乎?吾何以杨墨老释之思哉?彼于圣人之道异,然犹有自得也。”先生从“自得”的角度肯定了杨墨老释。而后又指出今世学者,析理益精,学益支离无本,说白了就是挂着正宗圣学之名做着混饭吃的学问。他们的“成功”告诉圣人仁义不可学,性命不必修行。他们只是在做外在功夫,自然觉得自得之学是徒劳无益的。
深湾学堂共学(右3为张墨缘)
“某幼不问学,陷溺于邪僻者二十年,而始究心于老、释。赖天之灵,因有所觉,始乃沿周、程之说求之,而若有得焉。”读到此处在想,为什么前面对老释做出了肯定,而这里又称其为邪僻。对此,查阅了一些关于阳明先生的书籍,得出,虽然阳明先生肯定了老释的自得,但是觉得道家太自私止于养生,释家虽高明,但悟出之后一事不理,不能开花结果,从而不见实功真效。所以先生沿着儒学的价值观去求学。
在此不得不再次感叹先生的圣明。他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距离很远的学说,打并为一,将儒、墨、释、道的精华一体化合为心学。也让我从中学到了,我们在当今的学习中,要像先生学习,做到扬弃,借鉴和创新。
——关于张墨缘——
嘉雍养生馆裕安馆店员
自评:90后女孩
一个内外结合的性格,一个放松的状态,一种亲切的感觉,像五月的江南风,热烈却又有点扭捏……
——张墨缘的共学足迹——
福田学堂共学(右3为墨缘)
裕安学堂共学(左1为墨缘)
深湾学堂揭牌(后排右2为墨缘)
裕安学堂共学(前排右3为墨缘)
坂田学堂共学合影1(左六为张墨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