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莞尔一笑:你就这德性
【分享人】谢永玲
【共学日期】2020-2-26
【共学学堂】福田学堂
【分享主题】传习录-钱德洪录37-40
线上学堂共学,在此疫情之下,也不失为一种非常实用又贴合潮流的方法。新老朋友在线相聚,倍感亲切。
我们共学了钱德洪录的第37-40节。其中第37节和第39节我的感触特别深:
37节:“今人于吃饭时,虽无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意思是说:就拿吃饭这件事来说,现在有的人在吃饭时,尽管没有什么事在眼前,但是他的心仍然不安宁,就是因为心散漫忙碌惯了,所以收不住。
个人感悟:我们经常说“正念”,“专注”,“活在当下”,就是收住心。道理明白,可很少人、很少时候能真正做到。这就是盘子老师经常说的“在事上做功夫”。就在吃饭,走路,看书,与人谈话这些日常具体事情上磨练自己。常来擦拭自己心灵这个明镜,直至映照出我们的“本性”,我想那就近“道”了吧。
39节:先生叹曰:“世间知学的人,只有这些病痛打不破。就不是善与人同。”
崇一曰:“这病痛只是个好高不能忘己尔。”
意思是说:先生感叹道:“世间有学问的人,只要这些毛病不能去除,就不是‘善与人同(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欧阳崇一说:“这个毛病就是好高骛远、自以为是。”
查资料注释:【善与人同】,《孟子·公孙丑篇上》:“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说:“子路是闻过则喜。禹是听到善言就肃然拜受。大舜则是,把善和天下人共享,自己有不善的,就舍弃自己遵从有善之人,见到别人有善行,就学习他,只要是善就遵从,从来不在乎是自己的善还是别人的善。舜从耕作、制作陶器、渔猎直到成为天子,一直都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善行。从别人那里学习善行,就是偕同别人一起为善。所以君子的德行莫过于与人为善。”
好高骛远、自以为是就看不到别人的善,也就不能从别人那里学习善。
——个人感悟——
今天早上,先生和我沟通公司管理的事情,他说我一定要自己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团队才有目标,员工才有目标。我很不耐烦地说:“这个谁不知道呀!”先生也很恼火,狠狠地说:“没有你不知道的事,永远听不进别人的任何意见!”摔完这句话转身就离开了客厅。
我愣在那里,五味杂陈。既怨先生的不理解和不体贴,也恨自己的无能,不能把企业做得更好!就在那个当下,我心中闪现出:“这病痛只是个好高不能忘己尔。”是啊,此刻的我是多么的傲慢,那个强大的自我是多么的不可侵犯!
我的心念及此处,突然柔软了下来:我感恩先生的指点意见,他是关爱我的;我接纳过去在成长路上的自己,那个当时的自己已经尽力了。我转身走向先生,从身后抱住他说:“对不起,亲爱的,刚才我态度不好,太傲慢无理了。谢谢你的建议,我一定会好好检视一下这个问题,找到好的解决办法,以后还需要你的宝贵意见。”
先生莞尔一笑:“你就这德性。”
心友谢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