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以无志为志

发布日期:2019-09-30 08:37:57浏览次数:877次

《传习录》钱德洪录一原文:

何廷仁、黄正之、李侯璧、汝中、德洪侍坐。先生顾而言曰:“汝辈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侯璧起而对曰:“珙亦愿立志。”

先生曰:“难说不立,未是‘必为圣人之志耳’。”

对曰:“愿立‘必为圣人之志’。”

先生曰:“你真有圣人之志,良知上更无不尽。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矣。”

洪初闻时心若未服,听说到此,不觉悚汗。


这里的探讨,是关于一个尤其重要的问题——立志。

立志就是确立目标。

我反省自己和洞察他人,觉得立志有三种分别(过程)。


1,为肉身感官立志。

比如想要更舒服、吃得好、住得好,努力获得更加舒服的物质条件等等。最初,人人都是如此。人毕竟要活着,活着还要活得舒畅。哎~有一个不应该的猜测:似乎世界上大多数人(99%以上)注定是这一类志向了。


2,为功名而立志。

比如科学家、外交家、教育家、企业家等等。这里面就有了家国情怀和矢志卓越的追求。起源于对人生意义(使命和价值)的思考和探索。能够清晰地立定此志的人,往往能够有所成就,他们就是各个历史时期的风云人物,非常了不起!这里面,确立志向的因素有多个,不仅仅是个人意愿,包括:个人天赋,成长环境,时代机遇。所以立志是人生最大的课题。个人觉得,主动担当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他们最基本的品质。这一类人几乎是百里难以挑一了。


wuzhi1.jpg


3,以无志为志。

无志之志,首先是有志向的,但它不拘泥于任何被认知的功名志向。这个志向,是素位而行,但相时而动,就如同拿在屠夫手中切肉的刀,转瞬它也可以随着金戈铁马奔赴驱除鞑虏的战场——在适当的机缘下,它可以表现为任何功名成就,也可以没有任何功名成就——他根本不在乎功名。若要显赫,他们必然是璀璨群星中最亮的那一颗,如若不然,他们是隐匿世间的贩夫走卒。他们的志向,是循天道、致良知,乱世而出、盛世归隐,他们能够在万人敬仰的高台上志得意满,也能在颠沛流离的窘境中自得其乐。究其根本,他们的志向只是一个己心的坦荡——敞亮亮的,乐呵呵的。能做到这一点是为啥?哈哈哈!!!得悟天道,天人合一。

无志之志,从有志中来。每个人都可能是,都可以是。比如从上市公司总裁跌落后能从容做回小商人,困顿多年一日翻身的暴发户仍然能够平和关照旧友,如此等等,只要心不随境转,就可见志之所在。

文中说的“必为圣人之志”,如是我解。


后补:“圣人之志”,我觉得是老夫子不得已的说法。我的理解圣人之志是“立志反求诸己、求以自得”。圣人之志一说,就着相了,着了圣人相,会引导人去想“圣人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有了这个考虑,就容易外求。

“必为圣人之志”,强调的是坚定的决心。我理解原文中的意思,包含两层:坚定内求;只是一个内求。也就是说,这个志向只有一个即内求。不能夹杂有任何其它的志向,要让那唯一的志向充满整个内心。此为精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