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才是最高境界
发布日期:2019-10-11 08:12:10浏览次数:878次
【分享人】崔俊龙
【共学日期】2019-9-25
【共学学堂】福田学堂
【分享主题】传习录之钱德洪录21-22
这次的内容又比较绕,其实是围绕着“良知”两个字展开。我们以前已经好多次跟这个词碰面,已经大概有些印象,这次又从另一个角度感受。致良知是阳明先生晚年唯一常提起来的救命良方,得这一方就如得心学整个宝藏,所以我们也不着急一次就弄个一清二楚,慢慢来一点一点感受。
这次描述的良知,重点在五个字“无知无不知”。一、无知。二、无不知。无不知相对好理解,良知就像一面镜子,树来了照树,人来了照人。光明的良知,知是知非,与万物同体。物来顺应,物来则照,无物不照。当我们自己良知光明时,每一件事情还没做完,心里自然知对知错。
这里的无知,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无知,更多是描述良知本体的状态,我觉得更多是讲无“意”,不刻意。不是单独起个心思说我要致良知,就像太阳不会说:来,让我照一照你们。之所以很多人要去刻意致一下,是因良知不光明。要去私欲,就像把挡住太阳的乌云抹开,而不需起一个光明的意。一起这个意,就变味儿。总不能小孩从3楼跌落下来时,我们还想先致一致良知看看我到底要不要接住。
所以一方面良知无所不知,另一方面又无从而知,怎么办?只需去私欲,君子修身以俟,带着一颗光明的良知,到哪里都是太阳高照。
上一篇:良知才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下一篇:素位而行,才能平和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