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所谓诚意,毋自欺也

发布日期:2019-12-30 08:08:22浏览次数:808次

wuziqi1.jpg


【分享人】崔俊龙

【共学日期】2019-12-25

【共学学堂】福田学堂

【分享主题】传习录-钱德洪录32


凡文过掩慝,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摘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舜初时致得象要杀己,亦是要象好的心太急,此就是舜之过处。经过来,乃知功夫只在自己,不去责人,所以致得‘克谐’。此是舜‘动心忍性、增益不能’处。


这段又是讲舜与象的故事。文过掩慝是恶人常态,其实又何止是恶人。普通人也不喜欢他人揭自己的过错,指摘自己的是非。如果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尤其是有过错的地方,掩盖起来不被他人知道,这也是人之常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时候看似是为了人好,强行指责,最后往往适得其反。尤其是口头上的“指点”,就如大部分的鸡汤,告诉你不能一二三四五,应该六七八九十。共学中千洪老师一个比喻让人印象深刻,如果一个人连门都不打开,怎么能送给对方东西呢?人家不开门,你却要硬闯,就算你带千金礼物而来,恐怕也会先被当做强盗赶一边去。


归根还是功夫只在自己。开不开门,什么时候开门,别人做主。要不要按门铃,怎么让对方开门,甚至就如舜一样感化象,则在自身。所以一切皆以修身为本,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君子务本。学须反己,奚暇责人?不务正业远比务正业简单的多。昨天看到一篇文章,人与人本无多大区别,区别在你如何应对已发生的事。小人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如有过错,不仅不想让人知道,甚至有许多时自己也刻意忽略逃避。而君子,哪怕独处时也能“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君子诚其意,所谓诚意:毋自欺也!


wuziqi2.jp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