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醒来:知行合一传习读本》第8、9两篇的文章年份标记有误!(致良知日记005)

发布日期:2017-11-16 07:36:46浏览次数:926次

xinglai1.jpg

2017年11月15日 深圳阴


今天是高峰传习第14期学习,高峰传习学习的内容是阳明心学原文和经典,教材选自北京知行合一教育研究院的出书《醒来》。


因为今天分享的文章《寄杨邃庵阁老书》的主题内容比较特殊,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所以,内心比较兴奋。我下午来学习现场比较早,正好还可以早点来泡脚。


晚上的学习分享也很成功,学员感受非常强烈。特别是对于担当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学员多把之前的举手之劳、份内之事理解为担当,读完本书之后,才发现,担当是指“身任天下之祸”。我亦结合自身的故事,跟学员分享了一些案例。


对于每一篇分享,我在课前都会做足准备,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句意思上面,确保对于文章的理解不能有偏差。对于文中出现的各种典故我都会用心考究,不能因为我理解和解读上把握不够精准,给学员造成误解。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但百密难免一疏,我对每篇文章的年份却没有去特别审核。


解读的时候,我看了一眼文章年份的标示为1508年,我就心存疑虑。但此时只能继续往下讲。等回到家里已夜深,我翻看同样是北京知行合一教育研究院出品的《致良知》一书,发现年份上的错误。进而再翻出我收藏的线装书局出品的《王阳明全集》进行核对,确认年份上的错误。于是我往前翻看其他文章的年份,发现《告谕浰头巢贼书》的年份标示也有问题,同样表示的是1508年。


xinglai2.jpg


xinglai3.jpg


xinglai4.jpg


1、1508年阳明先生还在龙场,不可能出来打土匪。打浰头土匪是10年后的1518年的事儿,所以《告谕浰头巢贼书》的年份应该是1518年。该书表示的是1508年;


2、参考《致良知》一书及《王阳明全集》,给杨一清的信《寄杨邃庵阁老书》应该是1523年(癸未)写的。


由此,我在课堂上分享的时候,以1508年作为时间刻度,解读阳明先生给杨阁老的信是有重大失误的。现特此更正:


1、1508年阳明先生还在龙场,刘瑾尚未倒台;1510年,因为安化藩王造反,被杨阁老学生平复,杨阁老顺势用计,在太监张永的协助下完成伏诛刘瑾的动作。阳明先生等人得以平反复出!


2、阳明先生擒宁王是1519年。《寄杨邃庵阁老书》是在此役之后的作品时间是1523年,所以本文可以说是阳明先生在“身任天下之祸”后的深刻体会和总结。而不是我解读的在擒宁王之前的作品。


课堂上解读文章的时候,我已有感觉到文章年份标示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但由于本人备课用功不深,未能提前发现该两篇文章年份标识上的错误,导致解构上存在的误导,特此向所有参加学习的心友致歉!请大家更新认知,重新理解。由此亦可见古人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之真意。


同时,提醒所有已购买《醒来》一书的心友,更正这两处年份上的偏差,以免造成误解。


《告谕浰头巢贼书》和《寄杨邃庵阁老书》都是非常精彩的文章。前者让我们充分理解了先生行事是如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何做到推己及人,止于至善的;后者对我们理解“天下大患,惟忠诚君子出,方可幸免”,所以,每个人都有救世的责任,每个人做一点点,就有可能改变整个事态的走向!若身处乱局,恰逢时机,则自当挺身而出,义不容辞,直下承当!才是真的致良知。



关于《醒来》:


xinglai5.jpg

《醒来》封面


xinglai6.jpg

《醒来》出版社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