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台下的稻盛哲学:答案都在现场(致良知日记002)
2017/11/6 深圳阴
备课
因为脚崴了,今天一天没有出门。上午,先把每周三的心学原文学习链接做好发了出去。然后就一心准备周六要分享的“商业思维与阳明心学”和思考即将开课的“一天夯实心学基础”课件。
往事并不如烟
中午的时候,正准备吃饭,二哥打电话过来,说是想来帮我把之前定做的放洗手台的铁架子放好。正好我在家里,于是跟二哥说直接过来家里吃午饭。
先是我家的洗手台浸水导致木板腐烂变形,于是找到原来在老家是木匠大师(能盖房子、做风车、雕梁画栋)的二哥来帮我看看。二哥经验丰富,这对他来说是小事,来了之后先是处理了腐烂的木板,然后说只需要做个铁架子就好了。
二哥把尺寸量好,然后帮我在找外面加工了个铁架子,让我带回来。本以为就可以直接放进去了,后来我发现有点高,放不进去。于是又给二哥打电话。二哥说这个简单,他回头带着手持砂轮机工具来做裁切处理。
等到二哥过来,正好是小区规定的午休时间。我一边招呼二哥吃饭,一边抓住机会问了一些我小时候的事情,那些我失去的童年记忆。我的童年正是我家族最穷困的时候,二哥讲起苦难史和奋斗史亦是精彩得几欲落泪。那时候的家里穷困不堪重负,时过境迁,今天我们整个家族都来到了深圳,下一代更是发展到了海外,留学的留学,定居的定局。往事并不如烟,但二哥讲起这些,始终面对笑容,并无多少抱怨。这想,这也正是我们这个大家族之所以优秀的地方:无论之前所处如何穷困卓绝,无论这个世界之前对自己如何,都能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善意,都能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答案都在现场
2点过,小区规定的午休时间一过,二哥就去做了切割处理。我脚崴了不能受力,好在并不需要我做多少配合。切割完毕,等到想要放进去才发现,裁剪之后仍然无法放进去,因为还有一处自来水水管与洗手台相抵触,一处下水管与铁架子相互抵挡。要想放进去(达成既定目标),不仅铁架子还要裁切,洗手台里面的阻挡也要裁切掉。
如此折腾了几回,中间还出现了砂轮片破损,二哥还得出去买砂轮片的插曲。二哥用一贯的口吻叹说道:嗨,这要是不到现场来,谁也做不好这个事情。我一听这话好耳熟,瞬间想起,二哥的话倒是合了稻盛和夫先生的“答案都在现场”的理念。
作为人何为正确
是啊,要不是二哥,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好在二哥经验丰富,且工具准备充分,虽然来回折腾了几次,但对二哥来说并不能算是什么困难,仍是三下五除二的干净利落。若是这个事儿放在我的手上,肯定是一筹莫展的。又或若是没有二哥在,去外面找个师傅来做,这期间的许多折腾,经费之外,还不定生出多少配合上的事端。外面的师傅再尽职责,又如何能抵得二哥?
于是又想起稻盛先生的“作为人,何为正确”的话,真是太恰当了。二哥是亲哥哥,自然是尽心尽力,无怨无求。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在现场为我作出任何判断和决定,我亦会绝对信任他。但倘若是个外人,是个服务商,他会不会做得这么彻底的好?他会不会有“作为人何为正确”的认知去服务自己的客户?而我会不会给他这么彻底的信任?
仔细思考,“作为人,何为正确”,这条规则并不容易遵守和做到。这不是对别人的要求,而是对自己的。首先你自己必须做到,其次你必须信任你的团队,并且坚信他也会同样遵守这条规则,否则,这条规则就不成立了。
稻盛哲学之所以经典,就在于他秉承阳明心学一贯的简单明了(简易明切),用通俗的话语传递超然的力量。“作为人何为正确”是诚意和正心,“答案都在现场”是格物和致知,二者完美诠释职场人士的“致良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