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最佳诠释!以正化奇(止025)
《止学》蹇篇第七 总第025 以正化奇
【原文】
人困乃正,命顺乃奇。
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译文】
人处于困境本是常理,太顺则不正常;
以处困之心对待无常命运,关键在于知止。
【点评】
生和死是一种什么状态?是刻度?还是过程?
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让生死变得辩证和鲜活!你真的活着么?还是不过行尸走肉而已!他真的死了吗?可是为何名垂千古!庄子说“吾丧我”,你真的知道你活着吗?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说人要在忧患中生,在安乐中死!那么忧患什么?安乐什么?
对于任何人来说,安乐都是终极追求。
可阳明先生说“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虽则圣贤别有其乐,而亦常人之所同有。”既然如此,人们为何要外求快乐而常不自得呢?“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虽在忧苦迷弃之中,而此乐又未尝不存。但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也就是说,常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有“忧苦迷弃”的私欲遮蔽!私欲多了,求之不得,既容易伤害他人,反过来自己也受伤害,自然不快乐!
可是为何孟子又说“死于安乐”呢?因为这是私欲之乐,非本体之乐!
本体之乐是安贫乐道,并非口舌之快,音色之炫,而是忧患之乐,乐得忧患也!君子素位而行,处忧患则素忧患,处富贵则素富贵。关键是“素位”,素位即是处之而不失本色。
可惜人们多不能识得,而终究迷失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之中!
那么,如何才能得此本体之乐、忧患之乐呢?唯有知止!懂得节制,克制自己。“以正化奇,止为枢也”即是此意。
忧患之乐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自然是艰难的事情,不过,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所以,精神上的乐观是极其重要的。“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已是悬崖百丈冰,尤有花枝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主席的诗词,是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最好诠释。
止,不是停步不前,做缩头乌龟,而是心无旁骛,坚定向前!是对于善与恶,正与邪,是与非,好与恶的坚定分别!是与不道的彻底割裂。所以,唯有坚定不移之志,方可会得文中子止学之真意!文中子之“止”非术也,乃儒家修身养性之道也。
如此,则忧患一己之沉沦,而安乐一身于浩瀚也!岂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