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是一门艺术,说话更是一门艺术:劝善悦人(止032)
《止学》怨篇第八 总第032 劝善悦人
【原文】
宽不足以悦人,严堪补也。
敬无助于劝善,诤堪教矣。
【译文】
一味地宽恕是没法让人喜悦的,适当的严厉反而更有益处;
一味地诚敬对于责善没有帮助,适时的谏诤才能化民教人。
【点评】
生活就是一门艺术!
做人更是一门艺术!
就像治大国若烹小鲜一般,既美妙绝伦,又难以把握!正因为难以把握,所以美妙绝伦。不仅仅是熟能生巧,需要做足功夫,更因为对于火候的把握,要有超凡脱俗的定力,这不仅要靠勤奋,更需要的是悟性!
与人相处,要与人为善!但一味地善,一味地满足对方,并不能带来愉悦!就像弹奏音乐,不能只有一个音调,必须要不断有规律的变化,才会美妙。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所有的人际关系都一样,不能一味地好,那样会腻味;也不能一味地不好,那样会疏离。应该适时增加紧迫感、新鲜感、新奇感,以丰富人际关系!
无论是上下级之间、前辈晚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宽严相济都很重要。过于宽容就是纵容,过于严厉就是刻薄。宽严相济则能让居于阴位的人既感受到阳位的人的关爱,也感受到压力,所谓恩威并施即是如此。
为什么要严?因为要想真正的友谊长存,亲情和美,那么就需要相互帮助,一起前进。人们都希望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天下父母都爱好儿郎。所以,如果身边的人有不足,作为亲友,应该要帮助对方。
帮助一个人成长和进步,不能因为有诚敬之心,因为敬重对方,就对其过错、失误、作恶视若不见,甚至是置若罔闻!必要的劝阻还是需要的。但也不能只是责备,不讲方法!
阳明先生教人从四个方面修学,第一是立志,第二是勤学,第三是改过,第四就是责善。本篇其实就讲到了责善的重要性。相处要做到宽严相济,要严就难免责善,而责善就要做到敬诤并进。
谏诤是一门艺术!很多人说我这个人很直,直来直去,所以,有话直说,如果得罪你了可别怪我!但这样的直谏,如果不注意场合、措辞会适得其反!心学里面的说法叫“沽直”,沽名钓誉的“沽”,为了谋个“直”的名,或者借“沽”的名去责备别人,这是要不得的!
张学良和杨虎城当年发动兵谏抓了蒋介石,这从道的角度看是要不得的,首先犯上!一个组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清楚明白。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不畅,要听上级的!否则,这个组织的威信就会丧失。
所以,良师诤友是修行人的追求,但作为师友,说话的方式很重要!
生活是一门艺术!
做人是一门艺术!
说话,更是一门艺术!
好的人际关系,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