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老子智慧:重排心解《道德经》第11章 无以为用(原第11章)

发布日期:2017-05-04 07:55:39浏览次数:1022次

laozi1.jpg


第11章(第十一章)无以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gu3),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laozi2.jpg



心解:


轮毂造车,要车能载,必先空;


粘土陶器,要器能装,必先空;


凿户成室,要室能住,必先空。


所以,“有”只是物体的存在价值,而“虚空”才是物体的使用价值!


laozi3.jpg



点评:


本章从价值的角度讲有无辩证的关系——有用还是无用。


利有必先虚空其实,所以说“当其无”,虚其实则可实用,才实有以利之,所以说“无之以为用”。本章直接第10章(原第四十章),继续解读“有生于无”。


一物之生成,称为“有”。“有”未必“有用”。“有用”是指物的使用价值。要“有用”则必须“无”,“无”即是虚空其实,或者说舍其本有,如此则可以容纳!譬如杯子,空无才可用,可以装;满有则无用,不能装;要使杯子可用,必须舍其满有。


前面尊道贵德章(第8章)我们已经明确:复其本性为尊道,舍其本有为贵德!此处的“有用”即是道之发用,即是德!而所谓“贵德”之“贵”就是随时做好虚空其实、舍其本有的准备,不以自我为中心,不执着已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