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重排心解《道德经》第29章 物或恶之(原第24章)
发布日期:2017-05-24 08:08:43浏览次数:974次
第29章(原第二十四章)物或恶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踮起脚来站不了多久,步子迈大了就没法跑;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以为有所得的人通常并不明朗,自以为正确的人通常无法得到认同(彰显);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自吹自擂的人实际上鲜能成事,目中无人的人都不可能会长久;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从道的角度来看,这些行为就像过剩的食物和发胖的肉;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人们都唯恐避之不及,所以得道的人不会做这样的事。
点评:
本章主要讲“不为”,什么事是“有道者不处”的,心学里面讲“有我即是傲”,“有”是形、器,而要“有用”则需要空无,这也就是前章讲到的“无之以为用”。可是人多不能理解这些,总是“自以为”:“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而这些现象都显而易见的“不立”、“不行”,所以“不明”“不彰”“无功”“不长”。
“物或恶之”这里的“物”翻译成“人们”,在意境上如此。但实际上,这里的“物”其实有“所有人”、“谁”的意思,因为“物或恶之”,物都会讨厌躲避,何况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