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老子智慧:重排心解《道德经》第30章 以身观身(原第54章)

发布日期:2017-05-25 08:18:55浏览次数:1023次

laozi1.jpg


第30章(原第五十四章)以身观身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建树大的人专注培根而不务虚,安守此道的人用心专一不会偏离(抱一),若能如此,不仅完善自己,还能福荫后代,源远流长。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此培根、专一之法)用来修身,则天真活泼;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用来持家,则丰衣足食;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用来治乡,则远近闻名;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用来兴邦,则硕果累累;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用来平天下,则普济苍生;


故以身观身,

      所以,从人的性情可见身体的健康;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从家的富足可见家庭的和美;从乡的远近可见乡党的壮大;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从邦的功业可见邦国的强大;从苍生的安居乐业可见天下的太平。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问我如何能了解天下的兴亡情况,就是用的上面这个办法。


laozi2.jpg



点评:


本章内容在于告诫人们做事要“固本培根”、“专心抱一”。


这一章与《大学》里面的三纲八目非常相似。《大学》讲修身在于正心,正心在于诚意,诚意在于致知,致知在于格物。这里讲“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不拔”因为“固本培根”,“不脱”因为“专心抱一”,前者是讲正心格物,后者讲诚意致知。《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讲“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邦、修之于天下”。《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里讲“子孙以祭祀不辍”。


区别在于《大学》的功夫是非常严谨的,而且个人修为无所图,更不重于福荫后代,这是儒家的特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