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盘子老师带你读《寄诸用明书》

发布日期:2017-09-08 07:19:28浏览次数:927次

jizhuyongmingshu1.jpg


一 背景


1511年,阳明先生40岁,离龙场悟道已经3年余。上一年飞扬跋扈的刘瑾倒台,先生得以平反并被重新启用,后在庐陵做了9个月的知县,然后被调往南京刑部任职。在刑部屁股还没坐热,又被调去吏部做事。《寄诸用明书》就是在这一年里,先生给妻弟诸用明的回信。


之所以要写这个背景,是因为这对于理解全文的主旨极其重要!否则,就无法完全领会全篇。不信,往下看!



 二 原文及翻译


《寄诸用明书》并不长,由三个小段落组成,现列原文及我的翻译如下:


第一段:


原文:得书,足知迩来学力之长,甚喜!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科第迟速,所不论也。况吾平日所望于贤弟,固有大于此者,不识亦尝有意于此否耶?便中时报知之。


翻译:收到来信,看得出你近来学问功夫颇有进步,非常开心!君子只忧虑自己的学业荒废,至于登科及第快一点慢一点,不足为道。何况我向来对老弟你的要求,比之登科及第要高远的多,不知道贤弟是否也是这么想的?方便的时候在信中跟我说说。



第二段:


原文:阶、阳诸侄闻去岁皆出投试,非不喜其年少有志,然私心切不以为然。不幸遂至于得志,岂不误却此生耶!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诸贤侄不以吾言为迂,便当有进步处矣。


翻译:听说诸阶、诸阳两位侄子都在去年参加了乡试,我并不是不欣赏他们志向远大,但从心里我对他们过早参加乡试不那么看好。假使他们真的如愿以偿,实则是走上了歧途!从来年轻才俊,应该先让他们多接受锤炼,沉淀智慧。就像天道生物一般,不聚养都不能生发,何况人呢?千叶之花之所以难有结果,正式因为过早的绽放。二位贤侄若不认为我的话迂腐,那就应该知道该下功夫的地方了。



第三段:


原文:书来劝吾仕,吾亦非洁身者。所以汲汲于是,非独以时当敛晦,亦以吾学未成。岁月不待,再过数年,精神益弊,虽欲勉进而有所不能,则将终于无成。皆吾所以势有不容已也。但老祖而下,意皆不悦,今亦岂能决然行之?徒付之浩叹而已!


翻译:你在信中劝我多用心经营官场,我也不是完全没有想法的人。之所以醉心于学问,并不单单因为当下应该收敛养息,更因为心学体系还没完成。年岁渐老,时不我待,我怕越往后精力心神越凋敝,到时候就算想努力精进也会力不从心,那么圣学就得不到完善。这些都是我所面临的不由我想(想停就停)的情状。更有孔孟以下圣学不传,先儒对圣学的解读不如(悦)我心,我今天发现了这个情况,怎么能视而不见,一心功名呢?若是那样,圣学不明,即便我高官厚禄,结局也只能换作一声长叹了!


jizhuyongmingshu2.jpg

我们的学习姿势



 三 导读


本篇共三段,开篇揭题——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并用赞善口吻肯定了妻弟诸用明的“学力之长”;紧接着表达了对两位贤侄过早“投试”的担忧,并提出了“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的观点;第三段向诸用明解释自己对于为官和为学的态度,表达了完善圣学的紧切和决心,蕴含着一种舍我其谁的果断、不容迟疑的诚意和时不我待急迫。


第一二段不难理解,但第三段极其难读,若不了解先生之现状,根本把握不住先生的心志。又因为是家书,必然包含了诸多并不严谨的遣词造句和格式变化,导致期间文字上的闪烁和意蕴上的隐匿。


譬如,“汲汲于是”的“是”指的是学业、学问(心学)还是“仕”?“皆吾所以势有不容已也”的“势有不容”是指什么?“老祖而下,意皆不悦”的“老祖”是指老祖宗?还是指皇帝、上级官员?还是如道家所指往圣?等等,颇费精神。


但若不能破此,则不能得先生真意!


jizhuyongmingshu3.jpg 


三段看似表意不同,实则始终在谈一件事,那就是——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从肯定诸用明的进步,到对于两位贤侄急于功名的担忧,到最后讲自己虽身处江湖,却忧心圣学之一片苦心,都在谈“学”,一个是学业,修道者要做的功课;一个是学问,见道者要下的功夫!此时的先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姐夫对弟弟、叔叔对侄子的点拨,更多一份圣人对于后来者的谆谆教导,同时先生也试图向身边的亲人表达自己以完善圣学为人生志趣,引导后学一心圣学的意图。


从信中能读出诸用明应该是劝先生多用心经营官场,而先生不以为然,并以此告诫诸用明不可以科第功名耽误两个侄子的大好前程。对于先生来说,根本无意钻营官场,当年科举取进士也只是为了锤炼自己的圣贤志向,并不以科举取士为忧患得失。这一点从他当年科举落第所说的“我以落第动心为耻”足以见证。


此时先生已经悟道三载余。前一年先生39岁,他教人静坐收心;再前一年先生38岁,他在贵州首倡知行合一之说;再前一年先生37岁,于龙场悟道,揭开儒学新篇章!


先生乃深明大义之人,自证得朱子之不足——向之求理于事事物物者误也——始,忧心忡忡,看天下百姓水深火热,而庙堂上却乌烟瘴气,道德之徒皆口是心非!唯有昌明圣学,阐明孔孟之微言大义,才能将儒子从朱子思想桎梏中解救出来,才能将天下百姓解救出来!


这是一篇匆匆落笔又匆匆收笔的家书!读来先生似亦有难言之隐。李白在《将进酒》中留下的千古名句“古来圣贤皆寂寞”似乎能为先生的这篇家书做个注脚。是啊,说透了别人笑你痴,说不透别人说你执!想起我07年三十岁生日写立志诗,还给父母寄去一封长长的家书——《我将成为一个思想传播者》,个中滋味难以言表。谁信?好友多以为我神经病,而父母则一片茫然。只是不知诸用明这位圣贤妻弟可曾读懂先生这千里传音的只言片语,明了先生立志昌明圣学的决心?又500多年后的今天,学习心学者众,可又有几人真能明白先生之学说?能得先生之真意?


在我为本篇备课的时候,我在网络上试图检索一些翻译资料作为参考,每看到第三段的解读,已惨不忍睹!学者多不明先生之意,譬如将“老祖”解为“老祖宗”,把“老祖而下”解读为“九泉之下”,呜呼哀哉!这是不了解先生曾出入释老二氏的经历,“老祖”一词本是道家词汇,多用来指代过往圣贤。如此“老祖而下,意皆不悦”的意思就非常清晰——自孔孟而下的先儒们错解了圣学,所以不得我心。也是基于种种误解的原因,所以我决定把我的导读发出来,供各方参考,不周全之处还望不吝赐教,共同进步!



四 高峰传习


欢迎与我们一起修学——纯公益,无门槛,只需一片诚心!


时间:每周三/下午六点

坐标:深圳/南山/科技园


历次活动影集如下,不断加载ing……


jizhuyongmingshu4.jpg

jizhuyongmingshu5.jpg

jizhuyongmingshu6.jpg

jizhuyongmingshu7.jpg

jizhuyongmingshu8.jpg

上述照片充分证明,爱学习的人颜值都高,老师除外!


如果您或您的企业希望获得阳明心学的加持,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的服务包括:


  1、阳明心学进企业服务  

  2、企业(家)心志疏导服务  

  3、心学培训、修行指导  


欢迎培训公司、商学院合作,共同为企业(家)提供心性成长和管理咨询服务。


  1、心学入门与修行培训课程  

  2、企业(家)致良知培训课程  

  3、创业者致良知培训课程  


心学是经世致用之学,从心学知识到心学修行的路,就在您的脚下!这条路注定坎坷,我们愿意陪您一起走!


jizhuyongmingshu9.jpg


你我本自光明,

为何未能照见?

来这里,

你见到的美好,

都是你自己!


等你来,

你可以不见我,

但请切莫错过

来这里

遇见

最好的自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