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阳明先生弟子)为啥进步那么快?
1
喜欢阳明心学的人很多,但即便是爱好多年,真正有大变化的人却很少。为何?
有人会说,那可能是用功不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然很重要,比如自己看书体会、共学讲学研讨,久久为功,自然会有些收获,自然会比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要更得益。然而,若非天资聪颖,根器上乘则必定还不够快。
为什么呢?因为可能错用功夫。
在错误的路上奔跑,跑得越快,走得越远。
而此时,若得人指点,则或许有一日千里之进步,刹那间开悟也有可能。
所以,要想进步快,答案是:终于不如与明师相处。
世所难遇者,明师也!
何谓明师?《中庸》谓“诚则明”者,不诚无物,师若不诚,则其道必有二焉。惟师之道学至诚专一,心无旁骛者,其乃能以简易明切之规随时启发之,以去我心头目前之蔽,而令我光明振发不止者,可谓之明师也。
这样的人自然不多见,不仅今时难得,古往今来也不多见。
历经磨难一朝悟道,终于绝地反弹的阳明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明师。
相比之下,陆原静就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他期待的明师,然后也有了实在的变化。在师从并亲近阳明先生之后,他由一个轻浮躁动、夸夸其谈的人,变成了一个谦默自持、泰然自若的人。
2
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请看下面原文:
赠陆清伯归省序(乙亥)
陆清伯澄归归安,与其友二三子论绎所学,赠处焉。
二三子或曰:“清伯之学日进矣。始吾见清伯,其气扬扬然若浮云,其言滔滔然若流波;今而日默默尔,日慊慊尔,日雍雍尔,日休休尔,有大径庭焉。以是知其进也。”(盘子老师:朋友描述陆澄修学前后的变化,“有大径庭”!)
或曰:“清伯始见夫子,一月一至,既而旬一至,又既而五六日三四日而一至,又既而迁居于夫子之傍,后乃请于夫子扫庾下之室而旦暮侍焉。夫德莫淑于尊贤,学莫遄于亲师。故趋权门者日进于势,游市肆者日进于利。清伯于夫子之道日加亲附焉。吾未遑其他,即是,可以知其学之进也矣。”(盘子老师:朋友描述陆澄修学前后变化的原因——陆澄从最开始的一个月拜访一次,到十来天一次,再到五六天、三四天一次,最好干脆搬到先生家边上住,再后来干脆请求与先生一起,照顾先生起居,昼夜在一起!所以“清伯于夫子之道日加亲附焉。”)
清伯曰:“有是哉?澄则以为日退也。澄闻夫子之教而茫然,已而歆然,忽耿然而疑,已而大疑焉,又闪然大骇,乃忽闯然若有睹也。当是时,则亦几有所益焉。自是且数月,盖悠焉游焉,业不加修焉,反而求焉,伥伥然,颓颓然,昏蔽扩而愈进,私累息而愈兴,众妄攻而愈固,如上滩之舟,屡失屡下,力挽而不能前,以为日退也。”(盘子老师:陆澄自己描述修学过程,谦虚地表示“以为日退也”,实则“闯然若有睹也”,但用功“屡失屡下,力挽而不能前”。此是陆澄尤未彻见,所以囿于文义,徘徊于事势也。)
明日,又辞于阳明子,二三子偕焉,各言其所以。
阳明子曰:“其然乎!其然乎!谓己为日退者,进修之励,善日进矣。谓人为日进者,与人为善者,其善亦日进矣。虽然,谓己为日退也,而意阻焉,能无日退乎?谓人为日进也,而气歉焉,亦能无日退乎?斯又进退之机,吉凶之所由分也,可无慎乎!”(盘子老师:此是阳明先生择机点化诸生。对于诸子,给人点赞是好事,但说明自己力量不充沛;而对于陆澄,先生则点出他有将迎意必之患,所以感觉常常退步。实际上心学乃自得之学,若有所见,当反诸心而求于己。虽然,陆澄何其幸运也!夫我,则虽心向往之,亦只能于书文中体会夫子之学问、精神、心意,终身不可得夫子之规饬纠正也。)
每周一,听盘子老师分享《圣学「传习录」》,欢迎关注!
欢迎加入圣火接力计划,一边学习,成为自己;一边推广,让更多人受益。
欢迎一起公益共建线下学堂,支持盘子老师【为往圣继绝学,为儒家建道场】的人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