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子老师:答顾东桥书要领
较阳明先生还大几岁的理学门徒顾东桥先生给阳明先生写信,其中提到:“杨、墨之为仁义,乡愿之辞忠信,尧、舜、子之之禅让,汤、武、楚项之放伐,周公、莽、操之摄辅,谩无印正,又焉适从?且于古今事变,礼乐名物,未尝考识,使国家欲兴明堂,建辟雍,制历律,草封禅,又将何所致其用乎?故《论语》曰‘生而知之’者,义理耳。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行事之实。此则可谓定论矣。”阳明先生用了长长的一篇回复东桥先生,根据我的阅读,我将其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阳明先生用“作圣之功非关礼乐名物”回应东桥先生关于造明堂建辟雍的论调;进而下部分提出了著名的“拔本塞源论”,强调世儒所谓的教育无非都是“功利、霸术”,那些有一定事功成就的人也无非功利霸术之徒。
这里将本文的要点列入下:
▼
上部要点
1、 明堂无救于幽厉之乱,而周之明堂、辟雍必定胜于尧舜时之茅草屋;
2、 尧舜时代不过行人伦之教,而非以明堂、辟雍为重轻;
3、 尧舜时代的圣人只是以仁民之心,行养民之政而已;
4、 圣贤如尧舜而亦“知不遍物”,曲智小慧之人虽然可以通过学习能掌握很多知识技能,但其必“不贤于圣贤”;
5、 要想称为圣人,需要实地下功夫,但与礼乐名物之类的技能知识关系不大;
6、 现在虽然有学子希望能够称为圣人,可是把心思用在圣人所不能(知识技能),不看重的地方,这就迷失了方向,又如何能够抵达?
▼
下部要点
1、 拔本塞源论要明于天下,否则无救于天下分毫;
2、 圣人之心是万物一体的仁心,而天下人各有其心;
3、 圣人之教,以复其心体之同然(天地万物一体之心);
4、 此心本来就是我们每个人性份固有的,非假外求,也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5、 尧舜时代的教育都是以成德为事、举德而任,大家同心一德做事情;
6、 尧舜时代的人都能以天下为一家之亲、一家之务去对待,大家齐心协力,所以能全其一体之仁;
7、 所以说,圣学简单易学,无非恢复其本心,而知识技能都是次要的;
8、 三代后,圣学晦暗,邪说横行,霸术充斥,天下百姓皆沦于禽兽夷狄境界;
9、 世儒有些人认识到霸术的害处,希望挽回三代王道圣学,可惜亦难免霸术习染;
10、 求学的人,面对玲琅满目汗牛充栋的百家之说,不知所措;
11、 千年以来功利、霸术已经病入骨髓,习性难改啊;
12、 许多人都在张扬自己的记诵、知识、闻见和辞章,也有所作为,虽然都冠冕堂皇的称之为天下苍生,无不是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已;
13、 有志气的人要想学到真东西,实在是太难了;
14、 所幸良知未泯,千古一日,期待真的英雄豪杰之士出现,共昌圣学!
拔本塞源论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其文笔严谨,更重要的在于其否定了形式上的教育和功利霸道之术对于修行作圣的价值,礼乐名物不过知识技能而已,皆是外求,而圣学不过复其心体之同然,一颗仁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