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选择人生导师的两个标准

发布日期:2020-02-27 08:50:07浏览次数:1120次

daoshi1.jpg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导师,无论自己多么高明,多么有权有势。而且越是有权有势的人,越是需要导师来规范自己,因为权位都是公器,越高越重越危险,端好了是大福德,一不小心就是大灾祸。我经常想,国家政府的官员如果都能跟德高望重的长者、师者结对子,会不会少一些低级错误,少一些低级趣味,少一些贪污腐败?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古训,这句话是商朝开国国君汤的老师伊尹说的,伊尹辅佐商汤打败夏桀,历事五代君王,辅政五十余年,为商朝富强兴盛立下汗马功劳。


周朝开国三代,从文王、武王到成王,都有周公辅佐,虽然周公跟文王武王是父子、兄弟关系,但周公的辅弼是周朝开局稳定和后来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有一句话,“得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里讲了两个方面,第一点是,一个人是否得道跟年龄无关,有少年得志的,也有大器晚成的;二是要认真相信一个人的专业水平,尊重专家。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都应该要积极学习,寻找自己的人生导师,而且,要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比如做饭不如厨娘,开车要找教练,到不熟悉的地方要找向导,开创新的事业领域要找专业人才、找专家咨询或顾问,等等,总之,我们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平台,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处境,都需要有高人、贵人、明白人引领我们前进,如此才不会轻易迷失,也就会少犯些错误。

 

还有一句话,叫“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按能力划分,对老师的定义。也就是说,世间老师有多种,有传道的老师,有授业的老师,也有解惑的老师。还会有一字之师。当然,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以良知为师,“从无字处读书”,也即阳明先生讲的“千圣皆过影,良知是吾师”。

 

只要我们用心,无论以谁为师,都能给自己以启迪。

可是,我们这个时代,缺少一样东西,就是师道。因为有师道,然后才有师德。我们今天看到的各个领域的师德缺失,根本上缺失的是师道。

 

礼记讲“师严而后道尊,道尊而后民知敬学”。当我们跟一个人讲要好好学习的时候,对学生要求严格的时候,作为老师的我们自己,到底做得怎么样?


我们如何才能当好一个先觉者,如何才是一个值得学生长久追随的人生导师!这非常重要。我把这一讲放在我整个线上课程的第一部分,既是讲给学员听的,也是对自我的要求。今天这一讲,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关于师道的两点看法。


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扫码收听!


daoshi2.jpg


庚子悟道记

成全子


愚自丁亥年亲近阳明心学起,至乙未年以【致用良知学】为宗旨讲学自修,至丁酉年倡线下学堂之共学至今,前后十二年有余,虽蒙同道砥砺,良师指点,日有所进,然于此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学问,不无疑惑。


己亥年乃缘阳明先生“证诸五经而无疑”之说,细参《周易》十翼,遍及各家之说,至今已半年矣。


庚子年春,武肺病毒肆虐,遍及华夷,人心惶惶,国人皆潜居家中不能出,吾得以清静细参《周易》之说,逐字逐句,反复研读。有所疑,则遍览各家之说,有所得,则对比《四书》诸圣与阳明先生之言,夜以继日,前后月余,乃恍然大悟良知之道,然后乃见鄙人从前识见之鄙陋肤浅,而知先生所学之广大备至,先生之道至简至易也。


乃作《阳明王道心学歌》、《大易道德经》、《悟是非》、《悟知录》诸篇以记。


孟子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吾于此学亦是如此,吾未得为诸子之徒而参诸子之说,若有所悟,吾私淑阳明子及诸圣也,乃取《周易》之“成”“全”二字,自号成全子,是为记!


庚子年春正月于鹏城



盘子老师资料


daoshi3.jpg


盘子老师,本名潘波,号道心。庚子年春,因参《周易》而若有悟,乃自号成全子。


daoshi4.jpg

盘子老师在福田学堂揭牌仪式上分享


daoshi5.jpg


daoshi6.jpg


daoshi7.jpg

盘子老师与学生在贵州修文玩易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