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南怀瑾先生讲性命双修:王阳明批评的就是这种……

发布日期:2017-10-09 07:54:20浏览次数:685次

nanhuaijin1.jpg


归纳道家的说法,分为两部分,神属于性,本性;精和气属于命。道家早就把身体分成两个宇宙,我们这个肉体存在是我们的命,所以身体是命。至于那个性呢?那个就是神,不属于这个身体,但身体也是性的部分。比如电,这个电是通过灯泡发亮而发生作用。灯泡坏了就不能通电,也不起作用了。因此道家的理论同佛家或其他的不同,认为修道的人必须要性命双修。性命就是阴阳,也就是坎离所代表的,性命双修就是两样要齐头并进。 


宋、元、明以后的道家,也就是正统的道家,老实讲是反对佛家也反对儒家的,认为他们都不会修道没有用。他说佛家跟儒家光修性不修命,只从心理人手,对身体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仍是生老病死,很痛苦。但是,宋元明以后的道家同时也反对一般修道的道家,认为他们光是修命,只是练气功啊,炼身体啊,在身上搞来搞去玩弄精神。王阳明所批评的就是这种。所以只修命,不修性,光炼身体,不懂佛家的所谓明心见性和儒家的修心养性的原理,也是不行的。 


道家有一句重要的名言:“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光炼身体,在身上转河车,转来转去,不了解心性的道理,不懂一切唯心的道理,是一般修道人的第一错误。相反地,他说“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只晓得在心性方面入手,在明心见性的学理上参,这个空了那个空了,但身体气质变化不了,他认为这是阴阳没有调好,永远不能证到仙佛的果位。 


所以正统的道家主张性命双修,对佛法也是非常恭敬的,认为佛是修成功了的。一般学佛修道没有成功,因为不是偏在修性就偏在修命。这个主张拿佛学来讲合理不合理呢?非常合理。研究了佛学唯识,研究了般若就懂了,这个身体是阿赖耶识的一部分,身和心各一半。所以修道的认为一定要半斤八两,要两个齐头而并进,也就是要性命双修。最后身体由衰老变健康,由健康变化气质,由变化气质达到脱胎换骨。再配合上心性的修习,这个道才能修成功。 


性命双修成功了以后,道家称为“无缝塔”,修成一座无缝的宝塔一样。佛学的说法就是证得无漏果,得漏尽通,一切都成就了,没有渗漏,没有遗憾,没有缺点,这个生命是个完整的。 


——选自《我说参同契》



以下摘自《王阳明年谱》:


十有五年壬戌,先生三十一歲,在京師。 

  八月,疏請告。 

  是年先生漸悟仙、釋二氏之非。先是五月覆命,京中舊遊俱以才名相馳騁,學古詩文。

先生歎曰:「吾焉能以有限精神為無用之虛文也!」遂告病歸越,築室陽明洞中,行導引術。久之,遂先知。一日坐洞中,友人王思輿等四人來訪,方出五雲門,先生即命僕迎之,且歷語其來跡。僕遇諸途,與語良合。眾驚異,以為得道。久之悟曰:「此簸弄精神,非道也。」又屏去。已而靜久,思離世遠去,惟祖母岑與龍山公在念,因循未決。久之,又忽悟曰:「此念生於孩提。此念可去,是斷滅種性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