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之道”老子、孔子、阳明子等的回答
发布日期:2017-01-08 10:54:06浏览次数:805次
有同修问死生之道。
我答:
今人多已死,自以为生!时时近死而不自知。
又问:
或有向生之念!
我答:
非向生之念,不过功利施为!
尚有向生之念,即是知死,知死则知必有终日,畏之无益!
知畏死无益,则不畏死之心生!
不畏死之心生则生意无穷;生意无穷,则无死无不死!
无死无不死则死而后生,永生也!
何死之有?何死之畏!
又问:
可有畏惧?
我答:
畏不顺生也!戒慎恐惧,惟此而已。
——《传习录》中的死生之道——
萧惠问死生之道。
先生曰:“知昼夜即知死生。”
问昼夜之道。
曰:“知昼则知夜。”
曰:“昼亦有所不知乎?”
先生曰:“汝能知昼?懵懂而兴,蠢蠢而食,行不著,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梦昼。惟‘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息间断,才是能知昼。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更有什么死生?”
——《论语 先进第十一》中的死生之道——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道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下一篇:心学随笔:一间房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