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分享】今之人跟风求学于所谓大师名班,终不得其要
【分享人】陈千洪《寄邹谦之书》其五
【分享日期】2018-10-18
【共学学堂】阳明心苑福田学堂
【共学主题】《寄邹谦之书》其五
【分享内容】
人有人情事变,事变亦在人情之中。随事体察天理,即戒慎恐惧之功,尚若致知之功明,"随事体察天理"之说无害。否则"随事体察天理"即为"外求理于事事物物",误也,使人于事深烛其弊矣。
对人有恭敬心,于事有敬畏心,则自当立于不败之地也。尚若用功于文词徒增口耳,宜滋生胜心,反加害于己于人。古之儒者,繁文削简,精一求精,避误后世之学者;传道亦如医用药,因材施教。世之作者及传者,凭一己之私,图名图利,故弄玄虚、混淆是非,亦有不少,误人误己,吾辈当引以为戒;今之人跟风求学于所谓大师名班,终不得其要,终不得其知,终不得其道,终不得其理,劳力伤财而无功,我等当好自为之。
今日共学,自觉胜心时生,幸得自知,及时克治,方未伤及所立之志也。是故有求方于"正诸先觉,考诸古训",切己省察克治,着实用功,去得一份私欲,就存得一份天理,恒之、渐之、诚之、明之、知之,如何如何!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右三为陈千洪)
——陈千洪简介——
阳明心苑立志班1期学员
陈千洪,男,来自湖北恩施,87年毕业于华工自控系,87年至95年在恩施职院从事教书8年,95年南下深圳创业至今,从事建筑智能化工程。先后参加过清华MBA总裁培训、心理学培训等,仍难解决心中之迷茫、困惑、浮躁,事业停滞不前。
2015年因《周易》课结缘国学,先后又学习了儒家四书、《传习录》及《金纲经》,期间如获至宝,相见恨晚。特别是今年7月参加阳明心苑共学《阳明心学》,收获颇大,找到了打开心中本自具足的无穷宝藏的钥匙,坚定了立志的信心,与心友们共学共建,教学相长,事上磨炼,知行合一,致良知,走向光明。
立志班1期大合影(左三为陈千洪)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左四为陈千洪)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左二为陈千洪)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右二为陈千洪)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左二为陈千洪)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左二为陈千洪)
坂田学堂揭牌(左后2为陈千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