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共学分享】日日谈良知说良知,而没有在事上体认良知

发布日期:2018-10-29 07:38:40浏览次数:892次

tiren1.jpg


【分享人】崔俊龙(福田学堂堂主)

【分享日期】20181026

【共学学堂】福田学堂

【分享主题】与马子莘


这篇文章,通篇讲的是责志两个字。


从第一段,王阳明就说:你看你这文章写的龙飞凤舞的,是不是有沉溺在修饰辞藻上了?到第二段就更深入到两种人,一种人说良知不足以尽天下之理,还要通过别的方式去追索天理才行,不然为什么有些天理我良知也致了还是有很多事情的理搞不懂?另一种则认为良知不足以合天下之理,致良知以外还要讲究一定的规则规律,不然为什么我把良知致了依然不能处理好事情?


以上两种,应该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大有人在。王阳明的解答是你没去体认,或者说没有求诸己心,日日谈良知说良知,而没有在事上体认良知。就跟我们告诉小孩子,那热水很烫会烫伤你的,小孩子就一脸懵懂。但是你让小孩子轻轻摸一摸正在烧的水壶,他立马就知道什么是烫了。这只是做一个比喻,真正事上体认良知,还是要用“心”的。


致良知已经讲烂,很多人还是觉得莫可名状。其实我们基本都有过体会的,只是不自知而已。街边一个外地的老阿姨问路,你指给她也搞不清楚,许多人都会自发的去带老阿姨过去。这个就良知已经致了,理也明了,事也做了,最后就是心安理得的状态。


tiren2.jpg

福田学堂共学(左一为俊龙)


我常常分享的修享的钟总,也没刻意去学一学致良知,就可以在最开始福田学堂揭牌的时候,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一点一点帮我把场地布置好,相信他做完也是心安理得的状态。这些简单的事情比较好体认,有些复杂的就会多许多困难,比如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如何处理婆媳关系、如何把工作做好等等。但是感觉是一样的,心安理得也可以作为一个检视点。


而在这些复杂的事情上致良知,更多就需要诚意了,持续不断的致良知,如果旁边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责善就更好了。这也是王阳明为什么一开篇就会提醒一下:是不是微有所溺了呢?


昨天的共学很感谢上官老师从坂田赶来带领我们一起责知,相信他也心安理得了。心学是培根之学,目不见增但是可以看到枝叶会一天一天长大,欢迎更多心友与我们一起致良知、体认良知,根深方能叶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