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分享】像个孩子一样,为心爱之物激动不已
共学合影(左4为吴小林)
【分享人】吴小林
【分享日期】2018-10-15
【共学学堂】福田学堂
【共学主题】:《寄邹谦之书》其三
【分享主题】我读《寄邹谦之书》
初次知晓先生其人,是在高中的历史课堂上,那时他是唯心派的代表,是作为唯物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第二次接触先生,是在读《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他全能大儒的圣人形象让我激动不已,人怎么可以如此有才。第三次接触先生,是这次读《寄邹谦之书》这封古信,这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他写的信,字里行间,感情真挚、内心赤诚,让读者久久不能平复。
一直以来,先生全能大儒、后世圣人的形象几乎烙印在我心中,我对他也是尽情的孺慕膜拜,但今天读他这一纸手书,却让我看到一个血肉鲜活、内心丰满的长者。“教札时及,足慰离索”,书信开头八字寒暄,虽平常,却也耐人寻味。先生也许在授课过程中发现不少疑惑,抑或对某方面求知又有所心得,但身边之人却不足为道,谦之的书信及时到来。一个“慰”字,我想先生在拆开信封时,内心一定是欢喜的,甚至是像个孩子一样,为心爱之物激动不已。在书信的结尾,先生希望谦之“讲学之后,望时及之”,刚回罢一封信,便已盼着下一封回信。先生求知欲望无法压抑,先生求知所得后欣喜若狂,但先生似乎也为知己难觅而有所苦闷。这一年,先生49岁,谦之30岁,我看到一个长者情绪起伏、内心澎湃;看到一个先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看到一个圣人作为一个人而言最温暖的一面。
“某近来却见得良知两字日益真切简易,朝夕与朋辈讲习,只是发挥其两字不出”。读至此处,我们也许更多的是对“良知”二字赞其高明,叹其难道,但我觉得或许更应该关注这“良知”二字由来。先生朝夕讲习,经年积累,坚定执着,身体力行,我想离开这种坚韧的毅力和慎独强大的内心,先生未必能够厚积薄发,一朝喷薄,为我们后世子孙留下这一精神富矿。先生心坚志刚,孜孜不倦,始终如一,这种品格也许是除“良知”外,我们更应该保留并实践的东西。
关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成语有我们现代人的一般理解,这里我也想谈一谈个人鄙见。“为”字在古汉语中语义丰富,在这个词中,如果释义为“为了”,那么这个词语便意味着自私自利,但我们传统文化强调“爱人”、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显然不支持这种自私自利的解释。再看一组对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两种不同的句读划分,赋予“为”不同的释义,由此便是对这句名言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知道就是知道”比之“知而为之是为真知”,“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比之“不知而为之是为不知”,我想也许后一种解释更能贴合儒家所倡导的“仁”。同样,“人不为己”的“为”也不能释义为“为了”,而如果释义为动词“提高、管理、拾掇、改善”等,那么这个词的意思便换了新颜,“人若不求知、不实践、不提高等改变自己,那么会遭天谴的”,似乎这个角度的解释更贴合“学而时习之”、“君子敏于行”等先哲圣言。
先生一生孜孜不倦,教书育人,在实践中提出“致良知”等学说,我想这个过程也是先生“为己”的过程。但“为己”并不是为学而学,不是终极目的,只有实践了,“为己”才会活化,才会有它该有的意义。先生立场明确,他厌恶“雕饰之习”,憎恨“虚文相诳”,认为这些都是“流毒”,能致“扇祸”,最终导致“生民之乱”。他“欲救之”,并身体力行的寻找“对症之剂”,经年探求,终得“良知”二字。先生的这一纸手书,尽道先生“为己”之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也正是一代代往圣先哲的赤诚愿景。
今天,我们读先生的书,想探求何为“良知”,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怎样才能达到“我心光明”的境界。但我们在着眼先生成果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先生终其一生为我们探矿的过程,他的独特品质和人格魅力更应该作为一种力量传承下来。
——心友互动——
崔俊龙(福田学堂堂主):
没有不好意思,字字入里入心。第一次见面只惊讶你对于儒学已经有深刻的理解,再读分享便察觉平静的外表下掩藏的是丰富波澜的内心。我与你感觉一样,读阳明原文真若与圣贤对语,每每叹为观止。我们已经共学了十几篇原文,还有几篇,欢迎加入一起与圣贤近距离接触。
盘子老师:
儒学本为己之学,先生心里只有圣学昌明一件事,没有身份利害功名之类的牵绊!所以,对于先生来说,得一知己为贵,而这又何其难得?!邹谦之是江右王门的顶梁柱,其余聂豹、欧阳德、王时槐、罗洪先等都是高手!先生一生事功也在江右,对江右学子应是更多一份深情,更多一份厚望!
我们读先生文章,也读到先生对于部分学子存在朝秦暮楚、浅尝辄止、好玄务虚、希高慕圣而不求上进、不能立下圣人之志的叹惜!对于邹谦之、聂豹这种能走心又实干的学子,先生怎不切切期盼!!!
行文至此,鼻子尤酸,站在先生立场,我想先生内心更多是曰仁(徐爱)已去、知己难得、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吧!
小林有好的基础,希望能更进一步,真正做到与先生交心,然后圣人之学自然不难而后融会贯通!加油!
——关于吴小林——
国盛证券,合规风控专员
小林及心友共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