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分享】良知两个字不单单是一颗心,又仅仅是一颗心
崔堂主在福田学堂揭牌仪式做分享
【分享日期】2018-10-13
【分享人】崔俊龙(福田学堂堂主)
【分享主题】寄邹谦之书
【分享内容】
这次共学的内容围绕的是【致良知】三个字。这三个字恐怕是完全没有接触过阳明心学的人都听到过几次,每次跟人聊起也总避开不了这三个字,可以说是阳明心学里的一个大IP。
事实上,致良知一说,并不是王阳明一开始便提出来的。王阳明年少时喜好佛道,中年贬谪龙场后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之后就一边升官剿匪讲学,一边体悟圣人之道,而致良知正是在其自龙场悟道十几年后后才主要以致良知说教导弟子,正如盘子老师所提点,从百死千难中所得。而这三个字也没让人失望,极其具有神化气质。它既无所不包(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又无所不能(若致其极,虽圣人天地不能无憾);既深入基层群众(人人自有,虽至愚下品,只要一提便自醒觉)又难以名状,哪怕阳明传人都不能直传这“头脑”之学。
所以,到底何为良知,如何致其良知,如何发用?文字难以解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是我这么长时间以来对于良知最大的印象。
存天理灭人欲,跳脱出单个人的范畴,从整个世界的上空俯瞰,顺从事物发展的规律,而又从自身为辐射点,利用自己与周边人事物的关系,让这股世界向好的力量,从自身传递出去,进而影响更远。
所以,良知两个字不单单是一颗心,又仅仅是一颗心。不单单是一颗心是说,不要想着一门心思发个愿,不管身边万事万物以及物性就可以致到良知。又仅仅是一颗心是因为,一切都是由这颗心而起,物是心上的事,良知便是天理。
越是真切简易,越是难以名状,是因为它不是一个线性的事物,而是一个多层次的多面体。所以它才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发用在父母面前就成为孝,发用在工作面前就是尽职尽责尽心,发用在去共学的时候就是把手机调静音专心致志学习,发用在不懂得问题面前就是承认不会然后探索真相以及请教名师,发用在分享上面就是安静用心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写的过程有点混乱,大家海涵。
福田学堂揭牌仪式大合影
——盘子老师点评——
自我讲学以来,从最初到现在,俊龙始终坚持,始终追随!
俊龙还是我的第一个线下学堂福田学堂的堂主,在硬件环境上,那时候他比所有其他堂主的条件都要差,但就是一股心力让他去做了,而且做得不比任何人差!福田学堂是至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学习的学堂,虽然有时候俊龙也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到场。
俊龙能做到随着自己的心去做自己认定的事,这就是他跟很多人力量不同的地方!所以他能做成事!很多人一边认为这个事很好,一边又分心于其它;一边内心里认同这个理,一边又觉得另一个事儿更重要(赚钱、急迫),最后看似忙碌,终一事无成!
俊龙这次的共学分享较之以往有大不同 ,我给他回复说:“你于心学又有大精进了! 从之前的只是喜欢和付出行动,到现在这段时间坚持共学不辍,现在理论上又有所得而不自知!非常赞叹!加油!”为何要说他在“理论上又有所得而不自知”,因为他开始深度思考良知,却并没有执着于原始文本,最重要的是没有丝毫的怀疑,只是信任,然后从不同角度尝试着去诠释!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你必须到哪个地方才能讲出那样的话来。做作不了,也模仿不了!
俊龙有力量,因为有诚意!俊龙能坚持,所以有进步!我给他留言:“ 诚意大于千言万语,学问贵在持之以恒!”俊龙有这两个优点,自然来日可期!
——俊龙风采——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左二为俊龙)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左三为俊龙)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左四为俊龙)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右二为俊龙)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右二为俊龙)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右一为俊龙)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右一为俊龙)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右一为俊龙)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左三为俊龙)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右一为俊龙)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右二为俊龙)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中间为俊龙)
福田学堂线下月度分享会(左二为俊龙)
盘子老师为福田学堂授牌
崔堂主在授牌仪式上分享
盘子老师与崔堂主在福田学堂揭牌仪式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