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阳明先生的方法,简单实用

发布日期:2019-04-28 08:09:57浏览次数:841次

jiandan1.jpg


【分享人】彩霞姐姐

【分享日期】2019年4月26日

【共学学堂】女子学堂

【共学内容】《示弟立志说》


这次的共学,正如我预感的"精彩"。


同时也感动于心友的"诚意",从广州直接赶来学堂。还有,虽然才第6次,每个人都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找到了安全感、信任感。打开心门互动。我特别特别开心。


当然,我个人的"收获"也很大。简短跟各位师友汇报下:


(一)、原文


夫所谓“考诸古训”者,圣贤垂训,莫非教人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若五经、四书是也。吾惟欲去吾之人欲,存吾之天理而不得其方,是以求之于此,则其展卷之际,真如饥者之于食,求饱而已;病者之于药,求愈而已;暗者之于灯,求照而已;跛者之于杖,求行而已。曾有徒事记诵讲说,以资口耳之弊哉!


(二)、收获


这一段,是阳明先生告诉他的弟弟"立志"后,该如何去读"圣贤"书的方法。


先不说,"圣贤"的书。现在的出书,太商业化,太琳琅满目,太太太良莠不齐。


所以,每个人都要读书,但该怎么选书?选出的书怎么读?阳明先生的方法,简单实用。


第一 读"好书"。读"圣贤古训"。经过了时间考验的书,当首先读。


第二 带着问题去读。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读呢?必须是"务必要找到答案的问题",而不是"可找可不找,可问可不问"的问题。


饿了,不吃饭;行吗?

病了,不吃药;行吗?

天黑了,不开灯;行吗?

腿瘸了,不拄拐杖;行吗?


当你说"不行",像这种如饥似渴地要"求学的心"出来的时候,再去展卷读圣贤书。


第三,读到什么时候呢?不需要把毎本书读完。(盘子老师:非指不要读完,而是不要死磕。如穷究生僻字、不同解、死记硬背、野史八卦等。)点到即止。


吃东西,吃饱了。不是吃完、吃撑。


自己的病,好了。而不需要久病成医。


开灯看得见,就行。不该开远光灯,开了还罚款。


拄了拐,能走、能自理就行了。而不要去跑马拉松。


当然我这样解读,未免夸张。


但是,应该是这个理儿。读书解决了问题,就可以"合上书卷"了。然后去身体力行。


我就分享这么多吧。其实很多点,都非常值得啄磨实践。


jiandan2.jp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