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习难改,应从今日改
【分享人】彩霞姐姐
【共学日期】201905028
【共学学堂】女子学堂
【分享主题】《寄诸弟书》
写分享写得早,好处是"趁热打铁";
写分享写得晚,多看了好几遍。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好文章,是值得精读。
所以今天的心得,我从后往前写:
一、
人方少时,精神意气既足鼓舞,而身家之累尚未切心,故用力颇易。迨其渐长,世累日深,而精神意气亦日渐以减,然能汲汲奋志于学,则犹尚可有为。至于四十五十,即如下山之日,渐以微灭,不复可挽矣。故孔子云:“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又曰“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学习趁年少,学习惜当下。因为年少"用力颇易";年老"如下山之日"。今天的我总是比明天的我年轻一些吧。
二、
"吾近来实见此学有用力处,但为平日习染深痼(gù)☆,克治欠勇,故切切预为弟辈言之。毋使亦如吾之习染既深,而后克治之难也。"
"过"也是一种惯性(习性),积习难改。所以,不可轻视。虽然今天没有比昨天更"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气越发难改。比如 老烟民就比新烟民更难戒。所以 应从今日改。而不能以"并没有比昨天多"而放弃了今天这一天。再比如减肥,胖是我们一口一口吃出来的,对吧?那么,就要一口一口减下去,所以先管住嘴,是对的,必须的。跟"饿瘦"没关系,跟"习气"有关。重新养成科学良好的饮食习惯,修改对美食的"贪欲"。
三、
"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在学习前,我最期待的就是这一句。就想知道是哪一念?仿佛有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味道。学习完才发现,实则未必。这是下是,佛家与儒家的不同呢?也许吧。
全文并没有说,一念可以"改过"。而是说有了"改过"这一念,即得了本心。
那么,是"改过"重要?还是"得本心"重要?
"得本心"。
所以应该是事上磨砺,逐渐减除遮蔽,照见自己的光明天性。念念存天理,念念去人欲。这个是我们日日做功夫"改过"的重点。
四、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这是关于人心和道心的基本描述。上下五千年,就没变过。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告诉我们怎么做。我们要做的是"精一"的功夫。逐渐修炼到遇人遇事"共允地把握,合理的决断"。做完既"心安",做完即"放下"。"无挂碍于心"。
五、
知道并不等于做到,但总比不知道好,并努力让自己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