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此课,我断然不会再走"老路"
发布日期:2019-04-21 08:13:46浏览次数:832次
【分享人】彩霞姐姐
【分享日期】2019年4月17日
【共学学堂】福田学堂
【共学内容】《传习录》224-226
先生曰:“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
此文我依然受益很多。在"问难""病发""药💊"。
当亲人、朋友向你"发难、责难、刁难"的时候,我们怎么办?若我以往第一反应会觉得"这个人莫名其妙";如果对方说话太重、太过伤人,我是不会客气的。小时候我妈就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果别人犯我,我们也要叫他知道我不是好惹的"。以我这么好的口才、逻辑思维很少"输"。但是"赢了"又如何?!
学完此课,我断然不会再走"老路"。
"新路"是什么呢?
至少,我绝对不发做了。
我会在心里默念,"这人🈶️病"或"神经病"、"出门忘吃药💊了"这样对吗?😂😂😂
这里要感谢此次共学的每位心友,人生真的需要遇到良师益友,比如千洪老师这次的提点。让我在处理这个状况的水平又提升了一级:当被责难了,去看对方行"责难"的"病因",我们会发现要么是因"傲心-露才扬己",要么"怠心、忽心、躁心、妒心、忿心、贪心、吝心。"反正跑不出“八颗心”。
我在周三晚读书会的当下,心里模拟了一下,去寻找探究"病因"的心境。已不再有强烈的情绪了。不敢说那就是"与人为善"之心;但🈶️点像"医者仁心"。
而周四,我带着这样的收获在生活中试用。不是很灵。毕竟模拟与实修不同。所以才要在一桩桩一件件事上去磨练。
不灵,不是对方的问题多严重。而是 我对自己"不了解"。当我可以看懂我的"八颗心",我就可以更容易找到对方"病因"。但又不怀"鄙薄之心"。
我相信我可以做到,共与大家共勉。
下一篇:学了心学才发现自己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