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学了心学才发现自己很多问题

发布日期:2019-04-22 07:23:40浏览次数:836次

wenti1.jpg


【分享人】静子

【共学日期】2019-4-11

【共学学堂】福田学堂

【分享主题】传习录223-224


这周比较忙又加上身体不适,直到今天才动笔,甚觉羞愧。这次共学人数空前,“福气”超旺,所以去之前我就在路上对自己说,这次要少说话,让大家有更多的发言机会,更好的共学效果,不能像之前那样表现自己。(这也是之前从千洪老师那里体会和学习到的。)但是,福田学堂真的是福田,不管有没有机会说,每次都能激荡出我对自己的反思、对灵魂的拷问。


好多次共学,我都觉得先生是在说我呢😂“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的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每次指责别人的各种问题时,其实都没在道上,很多时候是“傲心”在作祟。自己一大堆问题反而感觉特好,就是活成了混沌状态。我以前就是,感觉自己挺好的,根正苗红。


wenti2.jpg


学了心学才发现自己很多问题,比如分别心、胜心和傲心。遇人/事时我可能之前就在心里做了预设,而没有做到就事论事,这就是分别心。它就是“八颗毒心”的根。那对我来说,最严重的就是傲心了,有了傲心就会不中正,就不容易进步。比如“傲心”会让人想要表现,会让人爱面子,在意别人的看法,情绪就容易受外界影响,容易导致外求,浮躁、郁闷等各种状态随之而来。所以要格去,每次都要细心体察自己的心,察之于念虑之微。


有时候觉得心学很简单,说来说去就是那一个“一”:格致诚正,做功夫;有时候又觉得很难,人要各种察觉、克制、收敛并不断做功夫直到有一天能熟能生巧到做这一切都顺其自然、大化流行了。


然而要做到格去欲望,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在每天身边发生的每件事上去做功夫,真正懂这个道理又能做到的人我认为是极少数,只有这极少数人才能做到内圣外王。所以为什么特成功的人都是少数派了。这些人在外人看来都是有些“傻”,他不争不抢遇事下沉,反而获得尊重;他有所取舍不会什么都想要,但是却能得到最多……


这可能就是东渐提的“反人性”,其实并不是什么“反人性”,只是做到了“格欲望”,做减法。所以恭喜你!一直坚持修心的你,都会是这极少数之一!


wenti3.jp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