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只要不放弃,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

发布日期:2022-03-11 09:02:31浏览次数:923次

laoshi1.jpg


1


有学员反应说,她参加的养生营老师也讲阳明心学,但自己听不懂。我跟她说,心学是道,不容易讲,刚开始听不懂也很正常。但如果一直听不懂,那可能老师的讲授方式也有问题。


这里就这个话题延展下,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2


《道德经》第一章讲“道可道,非常道”,实在讲,言语道断,这是基本常识。不过,《中庸》亦讲“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可见,道不可言是指道体不在言语之中,言语不能概括道之全面,但并不是不可讲。


若道不可讲,又何来“先觉觉后觉,先知觉后知”之说?若道不能讲,尊师重道之说又何以立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又何以立说?只能说道不好讲,不容易讲。


正因为道不好讲、不容易讲,所以才需要专门老师来传授,才知“师之所存,道之所存”的尊贵。可见,能否把不好讲、不容易讲的道讲好、讲容易,能否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传道授业”,这就体现老师的学问水平,或者说功夫深浅。


老师的课讲的有没有生气,听起来会不会让人犯困,甚至有些课听久了,还会让人愈加烦躁,这跟老师的讲课风格或水平有关系。


比如有些老师的课程喜欢以经解经,老师侃侃而谈,不管学生能否吸收,其实学员们可能前言未懂,后文懵懂,基本不懂。又比如对于学生提问,老师无法简明扼要,直指人心,反而去引经据典,让学生更加一头雾水,学生得不到直接了当的答复,自然学习兴趣和信心都会很受打击。课堂上类似这样的情况多了,对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课堂吸收效果必然会有很大影响。高明老师的课堂应该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诉求,让不同学生产生共鸣,各有所获才是。


当然,一堂课下来,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但若是专门讲学论道的课程,如我们开设的精进班课程(小班制),课堂上的学生什么状态,老师应该有所感受——有基础好的,有基础差的;有悟性高的,有悟性低的;有自信的,有自卑的;有诚意足的,也有观望的;有跟得上节奏的,也有常常分神的;有带着问题来的,有带着答案来的;有资深爱好的,也有走过场看热闹混圈子的等等,不一而同,老师能否做到因材施教,随机点拨,自然要看老师课堂上的控场能力和授课水平。


laoshi2.jpg


3


我的学员情况就比较复杂,学员水平参差不齐,各种情况的都有。因我一直坚持“原生阳明心学”的授课理念,所以少不了会在课程中引用原典,但我的课堂应该没有学生是听不懂的,只有做不到的。


我讲课用的都是大白话,一方面我自己就是草根出身,我有的是算不上深刻的二十余年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对于古今中外的书阅读吸收也有限,想讲深刻也讲不出来;一方面我认为道就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不在书上,也不是历史上哪个大家、伟人谁说了什么(很多时候他们说得也不合道,不究竟)就是标准答案(道在人心,所以我反对标准答案)。

 

再者,我一直认为,我们读书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在人前抖包袱、显摆学问、比短较长,传道授业的老师更应如此。我们读书学习、教书育人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人明理,一个人不断扩大知识面的目的也只是要更好的明理——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做好自己。为了做好自己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


课堂上如果是回答学生的问题,我一般都尽量直视学生的眼睛,仔细体会TA的问题,用心回答,直面问题给出答案或建议,从不回避任何问题。我想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应该要有把深刻的道理变成浅显的语言的能力,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授课。


laoshi3.png


4


老师的核心作用就在于让学员成为TA自己,让学生拥有独立的精神和人格,不依附不攀附,能不亢不卑的做人,能不屈不挠的做事!每个人的资质禀赋、能力机缘等等都不相同,所以成才的路径也会不同,最终成才的模样也会不同。所谓见性开悟无非就是冲破假相牢笼,见到真己,听从真己,活出真己。活出真己未必是世俗之见的成功,成功并没有统一标准。

 

活出真己是指要能够做到——即便经历跌宕起伏也能心平气和,不会因为一个变故就手忙脚乱,肚急腿软;是指要做到能够从容面对伤残病痛甚至死亡,不会因为一次受伤、一次体检而被吓得心惊胆战,惶惶不安。当然,一开始做到这些很不容易,所以才要锻炼,专业术语叫做工夫!


这就跟练武术一样,缺少每天的坚持,就不会有巧力、沉淀和厚重,临场迎战就无法做到应对自如。在每个情绪上炼自己,在每个事变上炼自己,在每次疾患上炼自己,在每个有意识的当下炼自己,总之,要有操之在我的心境,要有“任他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度,不慌不忙地动作。


在学员练功的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就是纠偏和扶阳,生发学员的信心,让学生知道遇到困难有沟通之处,引导学员走上中正大道,避免走弯路。


laoshi4.jpg


5


如果学员在一个老师这里学习存在持续听不懂,不走心的情况,那就应该果断作出选择,即便是花了钱的课没有听完,也要当机立断去另觅与自己志趣对路的老师。千万不要因为付了钱或者图方面、随大流而选择老师,更不应该盲从跟随,明知没有收获也不知变通。这样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损耗自己的元气和学习信心。


当然,做老师的也一样,更要时常反思自己是否在道上,教学方式是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的时候有没有私心?


很多学生是带着问题、困惑、疾患来课堂的,老师若不能直接了当,会耽误学生;如果老师还有私心,甚至以各种手法忽悠学生,这就在故意作恶,让本来需要启发的学生二次致病。特别是一些深处困境、身患疾病不能自拔的学员,访师求学就是来找对症之药的,此时老师对他们来说如救命稻草都不为过,倘若老师明知自己不能解决对方的问题,却不负责任拖延耽误,又或施障眼法行骗术,便是在做杀人放火的事情,此种老师便又成十恶不赦的大奸人了。


laoshi5.jpg


6

 

这里附上【王阳明心学堂师训】,取自阳明先生的《铭一首》,是先生对学生中为师者的最基本要求,内容如下:


古之教者,莫难严师。

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严师维何?庄敬自持,

外内若一,匪徒威仪。

施教之道,在胜己私,

孰义孰利,辨析毫厘。

源之弗洁,厥流孔而。

毋忽其细,慎独谨微。

毋事于言,以身先之。

教不由诚,曰惟自欺。

施不以序,孰云匪愚?

庶予知新,患在好焉。

凡我师士,宜鉴于兹。


学员可以此铭文对照,看看自己的老师,到底是不是一个好老师。老师也可以对照,先生的规劝自己是不是做到了。


当然,对于学员来说,修行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老师只不过是一个引路人。遇到好的老师是福气,会少走很多弯路。遇到不走心的老师,也不要气馁,把视野放宽一点,多请教身边同道,只要不放弃,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


laoshi6.png


laoshi7.png


henglan.pn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