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自我设限才是所谓能力不足的根源

发布日期:2019-10-23 08:20:18浏览次数:865次

shexian1.jpg


【共学学堂】后海学堂

【共学日期】2019年10月19日

【共学主题】传习录—修道说

【分  享 人】兴平


《问修道》说‘率性之谓道’,属圣人分上事,‘修道之谓教’,这是贤人分上事。


王阳明说:“普通人也能率性,但率性在圣人身上的比重较多,所以说‘率性之谓道’属于圣人分上的事情;圣人也修道,不过修道在贤人身上的比重较多,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属于贤人分上的事情。


在这里,王阳明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平常人和圣人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率性成分的大小。


所谓的率性/任性既相同又不同。


说相同,是因为两种情况都是由着性子来。

率性,顾名思义就是由性子领着前进。

任性,也是凭着性子行事,不受拘束。


说不同,主要是所凭的性子有本质的区别。

率性,是说圣人完全根据天理来行事,这个性子指的是天理。因为圣人本身的一言一行就与天理相合,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所以很难说到底是他们由着性子还是性子由着他们。

任性,是说平常人主要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情绪行事,这个性子指的是意气,其本质是私欲。


不过,无论圣人还是普通人,身上都有率性的成分,只是分量有所不同而已。


所谓道不远人,道这个东西不是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就能了事的,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永远在发挥不可逆的作用,一个人若要在这个世上生存,就必须合道。只是,有的人符合道的地方比较多,有的人符合道的地方比较少。合道多的,人生就会顺利,合道少的,人生就会坎坷。


既然普通人和圣人一样,都是天然合道的,也是天生就懂得用道的,而且从本质上讲,普通人的道并不会比圣人的道少一丝一毫,那就意味着,理论上讲,圣人能做到的事普通人也可以做到。


在这里,王阳明对人群做了个很有意思的划分。他说,君子、颜渊、子路等人属于贤人,因此可以修道;小人、贤者、智者、愚者、不肖者、平民百姓都是不能修道的;其他如舜、文王、周公、孔子等圣人是能自动修道的。


王阳明的这段话很值得推敲,起码有三个问题值得玩味。首先,我们知道,从本质上来讲,任何人都可以修道,可以脱凡入圣。为什么王阳明却把人看扁,偏说小人、愚者等不能修道?其次,小人、愚者、不肖者,甚至平民百姓不能修道也就罢了,为什么把贤者和智者也划入同列,视为不能修道的人?最后,贤人可以修道,圣人却自发自动的修道,二者的异同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实际上都是由于自我设限程度的不同造成的。


从本质上说,确实人人可以修道,可很多人却偏偏放弃这个权利,宁愿往愚昧靠拢。对于他们而言,去掉自己的私欲,无疑是割自己的肉,这个过程痛苦到无法接受,所以,放弃自我革命无疑是“理智”的做法。在“理性”思维的限制下,宿命就已决定,一辈子也就无法修道了。王阳明之所以断言小人、愚者不能修道,就在此。


至于把贤者和智者归入不能修道者一列,关键就是他们太会打小算盘了。他们往往为了利益殚精竭虑,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陷入能力越大自误越深的恶性循环,很多甚至人到死也无法回头,自我设限的程度甚至比普通人还要厉害。


而圣贤都可以修道,这是从结果来看的,并无不同。但从源头来看,圣贤在自我设限上却有大不同。圣人是自动自发的修道,起心动念都自觉往道上靠,潜意识里都是道,无限可设;贤人却需要打起精神后才能修道,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内心的觉知,一不留神就会陷入自我设限之中。像子路,就经常犯过于直率的毛病。


换句话说,我们并不比任何人差,自我设限才是所谓能力不足的根源。


shexian2.jp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