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班学员分享:人生于天地之间,我现在算是明白
学为圣人线上首期班学员总结分享
学员:李绍华
学习期次:1期
学习时间:2020年3月~6月
分享主题:心学之体悟与践行
时间过得真快,不觉中,在盘师的引领与加持下,三个月学习时间转瞬而过。回过头看,这三个月对心学的学习与体悟,是我一生中极为重要的承前启后的转折点,也是我此身的幸运与荣光,让我找到了生命的根基与幸福的原点。因此,对盘师传道,授业,解惑,深深地感恩。也很荣幸在这个学堂里遇到了生命中此前并无任何交集心友们。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就我个人而言,是处在一种“无明"的状态里。个人的心境完全被外在的欲望,得与失,成与败所左右,从来没有认识到是自我,与自我心性的问题。
一次在深圳机场赶飞机,因身份证证件过期,急于去派出所补办,我认为身份证虽然过期但身份证号码却是不变。自认有理,与机场派出所女警察正面交锋,大光其火。旁边一个中年男警察自始自终,心平气和,神色不动。事后我觉得自已态度过激,现在才知道那位老兄应是修道高人,心量广大,事不累心。
孔孑讲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如果仔细思考,三十而立,立个什么,四十不惑,不惑于什么,五十知天命,天命又是一个什么东西。
以前读古龙的小说,古龙有这么一句话“大丈夫生有何欢,死有何惧"。大概这种人的生命格局其高度与宽度总是异于常人的,才能生出这种情怀与气度。
人生于天地之间,我现在算是明白:我们的生命与猫猫狗狗,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多数人都是蚁行,苟活于世上,不是平凡得不可再平凡,而是稀里糊涂,不知为何而生,死为何而死。身心俱为外物牵拌与左右!
时下这个时代却又是极重物质与消费,重感官刺激而轻精神与道义,所以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无论是贫贱与富贵者,若论身心,实是行尸走肉而己。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那么一点"灵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婴幼儿时期那种心不沾物、物不累心、饥来张口困来眠的本心,具有不虑而知的良知,不学而能的良能。渐渐长大,为躯壳所隔,私欲所惑,而有了分别心与攀援心。本来是如明镜般的中正心,被尘垢蒙敝,愈积愈厚而不自知。
良知,良能,人所共有。修身,修心,实际上是返朴归真,找到自己的初心,自己本来具有的"婴儿赤子"之心,自己的本性一万物一体之仁。但凡能如此,则自然超拔于人世之间,得失、消长、长短、高下、富贵、贫贱等等也只是一时、一事、一理而已,与真我、本性何干。
我们修心、求道,明白道与理的意思相对容易。比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的意思容易明白,但要时时刻做到致中和、道中庸却是一件极难的事,尤其是有利害,得失相交的时候。
在尘世间,在得失之中,利害相交之时,收与放自己私欲之际,怎么炼这颗心,怎么能让它,如如不动,无善无恶。
时时刻刻做功夫,念念不忘去私欲,时时刻刻,省察克治于起心动念之际,端正自己心念,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这即是格物功夫。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君子慎其独也,这便是诚意功夫。
要把诚意与格物,贯行于我们的饮食起居,洒扫应对;贯行于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每时每刻。真是无处不是学,无处不是道。
我们真要能这样修心、求道于人世间,一定可以活得明明白白,通透洒脱。知进退得失,便自能无可无不可了。
圣学本来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我实在不能道其万一,但我有一颗热烈诚挚的心。
觉今是而昨非,实迷途其未远。
在山高水长的世界里我无限卑微,有良知照见内心,我是如此释然与无累。
感恩盘师传道,感恩与同学们的遇见。
学为圣人线上弟子班第2期正在招生
扫码报名👇
用90天时间
25堂线上课+2天线下互动
化解一生的纠结、迷茫、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