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共学论道:知行合一是一个人自信的源泉?

发布日期:2018-09-13 08:15:50浏览次数:922次

yuanquan1.jpg

心友杨红涛生活照


【分享人】:杨红涛

【共学学堂】:深湾学堂

【分享日期】:2018-9-4

【分享主题】:《大学古本序》

【分享内容】:


首先非常感谢盘子老师的主持和讲解,感谢所有心友,大家共建共学,相互分享智慧的观点,切磋琢磨,使我受益匪浅,对王阳明心学,《大学》,《中庸》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以下几点本次学习的浅薄认识,和心友共同探讨。


1. 读经典的方法

a. 直接阅读经典,“复旧本”,“复见圣人之心”,直接与作者之心对接,直接与作者之思想对话;

b. 以经解经,结合上下文来解读完整的逻辑和思想体系,才能理解到位,融会贯通;

c. 用心领悟,"乃若致知,则存乎心,悟致知焉"


2. 知行合一的源头

“是故不务于诚意而徒以格物者,谓之支;不事于格物而徒以诚意者,谓之虚;不本于致知而徒以格物诚意者,谓之妄。支与虚与妄,其于至善也远矣。”这句话我也有所感悟到“知行合一”的意思,格物致知诚意合一,则知行合一,分离则知行不一,细细想来,自己做不到知行合一,是不是就是格物致知诚意三者有所脱节?另外我觉得知行合一是一个人自信的源泉,而知行合一的源头在格物致知诚意合一,需从此下功夫,做到不支不虚不妄。



——盘子老师与红涛的互动——


@杨红涛  

 “一”是本来面目,是天理,是道心,是良知,是明德,是心之本体!“一”在我们内心,本来不需要“合”,只是因为有了私欲,起了“支与虚与妄”,所以必自己内在要调和一番,要去掉私欲,落实诚意,要直落根本,活在当下,直下承当!否则,就是二,就是“可离非道也”!先生讲“知行合一”,今人讲心学也不得不把“知行合一”当成一个核心理论来讲述,实在因为“知行合一”已经太举世瞩目人尽皆知了,其实这不能真切先生之心,因为“知行合一”本是个因病而起的药方子,并不是健康洁净的心之本体,健康洁净的心之本体就是“一”!


@盘子 

谢谢盘师指点一二,启发我琢磨下合二为一,一分为二的理!自己常常反省自己那里不足,总是认为自己做不到知行合一,所以一直从这个角度去纠正自己,也就是盘师说的给自己开的药方子!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普通人可以用知行合一这个药方,复见健康洁净的心之本体?


@杨红涛 

用诚意就好了! 知行合一是个学术语言,被社会接受了。因为大家都误认为知和行是分开的。

比如共学,你们觉得好,就应该排除万难坚持来!来了就应该遵循学堂的规则!这样自己心安理得,堂主也会更加积极的服务,大家志同道合,共建共学,砥砺前行!慢慢的共学气氛就会越来越好,自己也能得到更多!这就是知行合一,要的只是诚意。 万事万物皆是如此!


@盘子 

谢谢盘师耐心指导,先从诚意做起。


@杨红涛 

同修共进! 


@盘子 

王阳明心学堂 必须的,这是一个不断促进自己进步的学堂,现在自己还处在不进则退的初级阶段,共建共学,循序渐进,不敢懈怠!



——杨红涛——


杨红涛,专业教育学,却自学编程成为一个妥妥的码农,现就职于招商银行网络科技公司。

爱好广泛,却精通甚少,好学而不得要领,有志而践行者少。然上进之心不灭,时时鞭策,知行合一。


——杨红涛共学足迹——


yuanquan2.jpg

右3为杨红涛


yuanquan3.jpg

右1为杨红涛


yuanquan4.jpg

深湾学堂揭牌仪式,后排左3为红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