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长久的愉悦?
【分享人】周伟良
【分享日期】2019年8月22日
【共学学堂】上梅林学堂
【共学内容】《寄诸弟书》
“人孰无过?改之为贵”,圣人都有过,不过是因为圣人勤于改过,所以过错在他身上停留时间不长。而我自己却难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常常在同一个地方犯错,例如天天熬夜、天天娱乐、天天不忌口、天天不运动、天天容易说别人缺点,管不住自己的嘴。诸如此类等等的错误常常会犯。
我之所以不改过,是因为我经常放纵自己。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自己还是能做到自律,但是只剩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放纵的念头总是冒出来,而这时候,我们没有去制止它,让这种欲望越来越膨胀,后来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犯下各种过错。浪费了光阴!
所以《大学》、《中庸》里面都提到:慎独。君子必慎其独也。在以前程朱理学把知行分开,在行为上做慎独功夫,殊不知“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一旦有私欲产生,动了邪念就等于有了行为。这就是知行合一。所以,我们必须从念头上就克制自己,不让这一丝邪念潜伏心中,内心就会干净、轻松。
私欲不能够使我们进步。满足私欲只会让我们更加兴奋,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快乐一定是要有价值和意义的,但是私欲的满足,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进步和积极价值,私欲产生后,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疲惫,越来越感到无聊,越来越空虚,最后导致身心出现问题。
年轻的时候放纵自己的私欲,年老一定会为自己的放纵而买单。多少人二十多岁的年龄,却有了四十多岁的身体和心态!所以君子必定要慎独!圣人也不过是因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改过,怀着敬畏之心,不让一丝私欲存心。所以才能“无过”。
近来每天都有去私欲,但是发现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做到不放纵自己是多么难!虽然我比较愚笨,但是我会花更多的时间来跟上大家!
【分享人】周伟良
【分享日期】2019年8月29日
【共学学堂】上梅林学堂
【共学内容】《寄蔡希渊书》
“圣贤处末世,待人应物,有时而委曲,其道未尝不直也。”我以前也十分耿直,不懂变通,不能有一点不好的行为。后来学了心学后,我才渐渐放下这种耿直。如果良知是光明的,做什么事都是光明的、中正的。如果内心不光明,有邪念,即使自己行为装的很端正,也总有一天会暴露。
所以圣贤处事,审时度势,该直的时候要直,该弯曲的时候要曲。
这节课还讨论到“忠恕”之道。敏姐的发言很深刻。人为什么情商不高,就是因为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别人,总是一厢情愿的思考。所以显得很固执,显得很倔强,显得很耿直。如果人人都能执行“忠恕”之道,推己及人,理解他人的心,哪里还会有那么多的烦恼。
心学真的太好了!最近做去私欲的功夫,感觉没有私欲的状态特别清爽、很放松、很自在。现在感觉更有勇气去克制私欲。心中现在渐渐能体会到古人所说的内心“恬淡”的感觉。确实比物欲的享受要更快乐,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