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分享】高不高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进步
【分享日期】2018-10-19
【分享人】崔俊龙(福田学堂堂主)
【共学学堂】福田学堂
【分享主题】寄邹谦之书~五
【分享内容】
这篇文章通篇其实就讲了两个字“胜心”,文末点题“甘泉之意,未必由此,因事感触,辙漫及之”同时“盖今时讲学者,大抵多犯此症,在鄙人亦或有所不免,然不敢不痛自克治也”。前面更多是交待背景,阳明先生真正感触而想告诫自己与弟子们的,还是要克治胜心。所以下面也就谈谈经过共学后,我对于“胜心”的理解。
胜心,在我的理解是“我比别人高明,我比别人厉害”。比如说,在表达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时,哪怕别人已经说了与我观点相同的表达,我依然要想法设法表达一些他没有表达的东西,以显示我的高明。而如果别人表达的与我不同,那必用我的论点去反驳对方,一定要争一个高下,争一个对错。而另一个层面,如果别人已经表达了比我看法更好的观点,又开始羞于讲出自己的看法。这个“羞”其实也是一种胜心,因为别人比我厉害,那我讲出来就会显得我不如别人高明。
福田学堂共学合影(左一为俊龙)
我们在共学以及分享中都强调把自己真实的感悟和理解说出来,不论高下,就是要形成一个“共明此学”的氛围。高不高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进步。如果别人比我高明,就向他学习。如果别人表达不如我的完善,也必有可取之处。讲究一个“取善相下”,只有“虚”心,才能容纳更多东西。
结合到生活,许多人会在交际的过程中吹嘘自己、抬高自己、一定要压别人一头,以取得有利气势。正如卢总的例子,有人来谈生意的时候有意无意把自己保时捷的车钥匙放在桌子上显眼的地方,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虚张声势”。并不否认,虚张声势足以迷惑一部分人,达成一些目的。但是正是因为里面是虚的,才需要虚张声势。正如曾国藩用兵多多益善,一万个人打一个人,不需要声势,势也自然就有。
说到底,凡事要胜过别人只会越来越虚,内心随别人而摇摆。虚心、虚怀若谷、取善相下、三人行必有我师,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福田学堂揭牌仪式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