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弗争(止030)

发布日期:2017-08-28 08:04:34浏览次数:988次

zhixue1.jpg


《止学》怨篇第八 总第030 和而弗争



【原文】


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


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


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译文】


君子不会计较他人以往的过错,念念不忘则会损害自己的修行;


小人只要有嫌隙一定会牙呲必报,牙呲必报最终会把自己毁掉。


和而不争,这是高瞻远瞩者最首先要做到的!



【点评】


修行之人无暇顾及别人的过错,修正自己的过错还来不及呢!也不会惦记着别人的恶不放。善恶本来就无绝对,一人当时的作为只是当时的境况,此一时彼一时,可以警醒自己,不必拿着不放。拿着不放就容易被这个事情干扰,就做不到时中,就不能在当下修行。


小人则不同,不仅不记得改自己的错,还不能放过别人的过错。倘若有谁与他发生冲突,他必不会放过,且以恃强凌弱为能事!如此,小人不得势还好,得势必牙呲必报。


倘若有在位者以为小人对自己没有不好,就自以为能对付得了小人。实则不然,一旦位势发生变化,或者你失势,那么,小人对付你的日子就不远了。你会发现,我对这个人并没有什么不好啊?甚至是还有恩呢!可为什么这小子总是跟自己过不去呢?


小人的逻辑可不是你对我有一点好我都要记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错了!他们的逻辑是你对我好是应该的,今天对我不好,明天看我怎么收拾你!你会说,我没有对他不好啊!那么你又错了!因为,小人通常都是是非不分的,你认为的是,他认为是非;你认为的非,他会觉得是。跟这样的人你怎么讲得清楚?唯一的办法就是离他们远一点!那么如何离他们远一点呢?第一,不计较;第二,保持敬畏。不计较是修行自己,保持敬畏是尊重万物,当然也包括小人了。


周总理时代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分别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个提法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五项原则中,和平共处是目的,也是核心,这应是周总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体现!民胞物与,天下是大家的天下,把天下当一个大家族看,把一国当一家看,你家里的家事,自己解决就好了!我不侵犯你,你不要占我便宜。周总理一生品行修养都极高,年少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奉行“与有志者共事,从无字处读书”的为学准则!毕生为新中国的建立呕心沥血,终成大业!


和而不争,这就是和平共处。同在一片屋檐下,多少、高低、强弱、险夷,不可能不争。但争不恃强凌弱,而是和而不争。和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而不同,和而不流,拒绝同流合污,更不趋炎附势。


zhixue2.jp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