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老子智慧:重排心解《道德经》第7章 惟道是从(原第21章)

发布日期:2017-04-29 08:08:16浏览次数:918次

laozi1.jpg


第7章(原第二十一章)惟道是从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laozi2.jpg



心解:


大德随道而生,行道有德。


道这个东西,没有具体形状。


道虽无形,而成众生万象;


道虽无形,而生有形之物;


道虽深远,但有规律可循;


其规律很具体真切,可以验证;


自古以来,道体长存,有无相生,


总揽万物之生成。


问我如何知道万象森然?因为我知道体长存。


laozi3.jpg



点评:


本章非常重要,因为讲到了徳与道的关系: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也就是说,德并非生而有之,必须是行道才会有。


此处老子讲的德非人之德,而是天之德,也即是道之德。万象森然是天地之大德,天地尊道而行才可见如此!


可是道并不确切,“惟恍惟惚”,但道是可以被验证的,因为“其中有象”,所以能感知;“其中有物”,所以能触摸;“其中有精,……其中有信”所以能验证。


本章继续了第6章“无物之象”的内容,对道的描述和作用做了更具体和精确的表述。


天地万物皆道之生成,而生成之物相辅相成,相互滋养,此即为天之德,道之德。


后面讲“善为道者”“圣人”之德都是人对道的遵循而后产生的德,非天德、道德,而是人德。惟有天人合一,人心合道心才可言道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