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重排心解《道德经》第18章 负阴抱阳(原第42章)
发布日期:2017-05-12 07:44:32浏览次数:968次
第四十二章负阴抱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心解:
道以生生不易之性存于天地万物间,万物有性,是为一;性分阴阳,太极流转不歇,是为二;阴阳互异而推陈出新,是为三;(有些解读认为“三”是指“天地人”三才,虽说万物由天地生,可人亦是万物之一种,人何以生万物?)阴阳变化莫测,生生不息,生态渐成,而成万物。
万物都是阴阳一体(形体为阴,精神为阳)。性之流行为气,气正为和。
人们不喜欢孤、寡、不毂这样的事情,但王公却以此自称。
所以万物有些先折损而后受益,有些先得益而后亏损。
世人都这般教化,我也借此教化大家:
“强势蛮横的人不会有好下场”,我把它视为教化的发端。
点评:
本章核心在讲阴阳冲和,损益相对,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强满,而要居安思危,甘于虚弱,处之泰然。
万物都由道生,道以“性”存于万物并驾驭万物,性即是太极,是一;性分阴阳,是为二;性之流行为气,气之发用有“不及、适中、过”三种状态,是为三;物性阴阳交互、火候参差,而生万物,是为三生万物。
人们常挂嘴边的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实三十年太久,你看朝政、世务,变化多快!俗语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刮目相看似是好事,就莫叹“当初真是瞎了眼”错看人物。人们真应该明白盈虚之变、强弱相易、阴阳互换之理;明白有强必有弱,有短必有长,有生必有死;明白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负阴抱阳,物之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