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重排心解《道德经》第74章 不祥之器(原第31章)
第74章(原第三十一章)不祥之器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
武力啊,不是个好东西!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人们唯恐避之不及,所以得道的人不会做这样的事。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君子平日以左为尊,领兵打仗非好事,所以反之。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武力,不是好事,更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用武力解决问题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要淡然处之,即便胜利了也不要得瑟。
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炫耀武力的人,是以杀人为乐(嗜杀成性)。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嗜杀成性的人,是做不成大事的,因为不得民心。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美好的事情以左为尊,凶险的事情则反之;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偏将军站左位,上将军站右位(主位),这样的安排是用丧礼对待战事。
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
在战争中杀了对手,应该以哀伤和悲闵之心痛泣祭祀;
战胜,以丧礼处之。
打了胜仗,要用丧礼来庆功!
阅兵仪式上的左手礼
点评:
本章的独特之处是老子通过讲带兵打仗的“礼仪、仪轨”,再一次强调要用“凶事”“丧礼”之心来对待战事,劝勉人君不要有好战之心,滥杀之行。
因为打仗是“不道”的事情,所以,自然也是“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但真要打仗,如何安排战事呢?有什么规矩呢?
要是日常生活,君子之行要崇尚阳位、明位,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所以说“君子居则贵左”。
但带兵打仗不是去教化子民,是去拼杀,拼杀既有可能杀人,也有可能被杀,都不是好事,所以要慎重,要有悲悯之心,所以应该居阴位、暗位,一方面要保护好自己不被杀,一方面要对被杀者保持敬畏。所以说“用兵则贵右”。
但无论如何,武力与生俱来的杀生性质,所以绝不是君子之行,所以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什么时候才会用武力呢?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在所有外交手段都失效的时候,只有以战止战这一条路了,所以说“不得已而用之”。既然是不得已而用之,那么心态就要平和,不是去杀人的,而是去解决纠纷,纠纷一旦化掉,就应该主动撤离,如此才可以得民心,才可以彻底地解决争端。所以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道理讲了这么多,到底应该如何安排军事仪轨呢?
总的原则是“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具体到在战争的过程中呢?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出兵之初,上将军与偏将军即互换位置,以示参战之“不得已而为之”之心,什么心?“丧礼处之”的伤痛的心!
在战斗中呢?杀了对手的人,要以不忍之心、悲痛之心、痛泣之心来对待。
打了胜仗呢?要用丧礼来打扫战场和庆功!
老子说这么多,无非在讲一件事儿:战争不是好事!君王不要轻易挑起战争,应战不要滥杀无辜。
日本人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墨水的!他们深得阳明心学的致用之术,在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爱之德上,却少了一根筋。否则,怎么会有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剧?又怎么会引来美国的原子弹的两次伤痛!这个世界上,任何崇尚武力的民族都是要付出沉痛代价的,因为民心所向,天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