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老子智慧:重排心解《道德经》第75章 柔弱处上(原第76章)

发布日期:2017-07-14 08:00:34浏览次数:1412次

laozi1.jpg


第75章(原第七十六章)柔弱处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初生婴儿柔若无骨,及其死去也一样僵硬;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萌芽草木柔细脆弱,死后也一样枯萎瘦朽。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所以强盛的东西意味着更接近死亡,而弱小的东西意味着生命的开始。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所以,依仗武力强大的国家容易覆灭,就像粗壮的树木会被砍伐一样。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强大往往意味着衰落,柔弱却生机勃勃。


laozi2.jpg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仪式上献花圈



点评:


本章重在讲趋势,什么趋势?一个尚武的国家必然走向灭亡(自取灭亡)的趋势。


为什么这么讲?


这里又要讲到老子的圣人之心了。为民不为君,为君是道心。


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分明老子之心。


尚武会带来什么,前面几章已经讲过,“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其事好还”“以丧礼处之”,没有一个是好的。所以示强不如处弱!


天地生物自柔弱到坚强,遵循“物壮则老”、“道之反动”的自然规律,所以,柔弱胜刚强,弱代表生,而强代表死!


用兵也一样!兵强意味着国力损耗,意味着兵争,意味着武力竞赛!这些都是要劳民伤财的,谁打谁都不好!老子的这一思想精髓为荀子得之,而后授之于韩非子和李斯,这二人助力秦王一统天下,目的就是要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斗!至少在中国之内再没有战争。当然这是美好期望,因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不可能会消除,只会休止!


本章前几句都简易明白,唯最末句“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一句可以多方面理解:


1、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理解,强大即是物壮,“物壮则老”,所以“处下”,而柔弱即是初生,所以“处上”;


2、从国与国的外交的角度看,武力强大的国家应该谦下。武力弱小的国家应该积极地争取大国的信任,这都是避免战争的努力。这一点下一章(第76章)会讲到。


3、从纯粹的尚武屯兵的角度看,武力强大意味着劳民伤财,所以会损耗国力,所以“处下”;而不重军备的国家,可以有更多的财富流向百姓,百姓可以有更好的生活。这一点可以看今日之新加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