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老子智慧:重排心解《道德经》第56章 被褐怀玉(原第70章)

发布日期:2017-06-23 07:45:38浏览次数:996次

温馨提示:至此章,圣人之道毕;而后为侯王之道与用兵之道。敬请持续关注,感恩!


laozi1.jpg


第56章(原第七十章)被褐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我所说的(道)很容理解,也很容付诸行动;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可是人们都不去学习它,也不能付诸行动。


言有宗,事有君。

      道乃立言的根本,也是行动的主旨。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只有无视道体存在的人,才会对我讲的话不以为然。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明白(我)道体的人太少了,所以遵循(我)道体的人非常难得。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正因为此,圣人多安贫乐道,孜孜不倦。


laozi2.jpg



点评:


本章的重心在“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前面的话都是为这个做铺垫的。这句话的核心又在“被褐怀玉”的“被褐”上,要耐得住寂寞。因为宝贝本不在外,而在自己怀里抱着呢。


老子是菩萨心肠,告诫修行之人不要急功近利,忘掉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要有安贫乐道的积极心态。


为什么呢?


第33章(第六十七章)中老子讲到“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为什么“不肖”?因为“夫唯大,似不肖”,都是看热闹的人多,看过就走了。虽然道本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人们却并不打算了解,也不会付诸行动。所以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悲夫!


老子洋洋洒洒五千言,只说了个“道”,而这个道却是天地万物的“宗”,也是万事万物的“君”,谁能明切了这个“宗”,谁能清澈了这个“君”,必然心中无事了,人间烦恼解可以休矣!所以言“言有宗,事有君。”


可是人们多视而不见,无视道体的存在,所以说“夫唯无知”。这些无视道体存在的人自然不会把老子所言当回事儿了,因为老子所言就是一个“道”而已。所以说“是以不我知”。古来圣贤皆寂寞啊!


寂寞的是圣贤,可悲哀的却是凡夫啊!


圣贤以道体行事,行无为之道,“致虚极,守静笃”,凡夫却做不到,茫茫外求,“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这是典型的“动之于死地”。所以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知我即是知道,则我即是则道!


“知我者希”,则知则我者亦希,所以“则我者贵”;“则我者贵”,则希则我者亦贵,所以圣人常散于四野六合八荒,而无认识得。姜子牙是也!第38章(原第三十五章)讲“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修道就得要有殉道的心,要耐得住寂寞,坚守道体,所以言“圣人被褐怀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