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有处士黄翁保号坦夫者
书黄梦星卷
明 王守仁
潮有处士黄翁保号坦夫者,其子梦星来越,从予学。越(绍兴)去潮(潮州)数千里,梦星居数月,辄一告归省其父;去二三月辄复来。如是者屡屡。梦星性质温然,善人也,而甚孝。然禀气差弱,若不任于劳者。窃怪其乃不惮道途之阻远,而勤苦无已也,因谓之曰:“生既闻吾说,可以家居养亲而从事矣。奚必往来跋涉若是乎?” (盘子老师:阳明先生觉得这个学生比较奇怪,从潮州来绍兴,每两三个月一个来回,身体本来不好,舟车劳顿,所以跟他讲:你既然明白我的讲学,在家里修学就好了,何必来来回回,长途跋涉,这么辛苦?)
塑衣式彩绘跽坐拱手女俑
梦星跽(长跪直身)而言曰:“吾父生长海滨,知慕圣贤之道,而无所从求入。既乃获见吾乡之薛(薛侃字中离,揭阳人)、杨(杨骥字仕德,饶平人)诸子者,得夫子之学,与闻其说而乐之,乃以责梦星,曰:‘吾衰矣,吾不希汝业举以干禄。汝但能若数子者,一闻夫子之道焉,吾虽啜粥饮水,死填沟壑,无不足也矣。’梦星是以不远数千里而来从。每归省,求为三月之留以奉菽水,不许;求为逾月之留,亦不许。居未旬日,即已具资粮,戒童仆,促之启行。梦星涕泣以请,则责之曰:“唉!儿女子欲以是为孝我乎?不能黄鹄千里,而思为翼下之雏,徒使吾心益自苦。’故亟游夫子之门者,固梦星之本心;然不能久留于亲侧,而倏往倏来,吾父之命不敢违也。” (盘子老师:梦星很实在,向老师坦言,因为父亲得知薛侃、杨骥在阳明先生这里求学问道,所以催儿子赶紧来拜师,且告知如果能像薛、杨等人一样有所成就,即便是饥贫陋葬而无憾。梦星自己生性淳孝,所以不敢违抗父命,但又心中放不下父亲,所以便有往来反复。赞叹!如此父子!)
予曰:“贤哉,处士之为父!孝哉,梦星之为子也!勉之哉!卒成乃父之志,斯可矣。” (盘子老师:阳明先生大发感慨!这样的父亲,真是个大贤人啊!这样的儿子,也是个大孝子啊!加油啊,孩子!一定不要辜负你父亲的期待(心志),好好做学问。)
今年四月上旬,其家忽使人来讣云,处士没矣。呜呼惜哉!呜呼惜哉!(盘子老师:为其贤明卓绝而痛惜!为何痛惜呢?先生不无感慨!)
圣贤之学,其久见弃于世也,不啻如土苴。苟有言论及之,则众共非笑诋斥,以为怪物。惟世之号称贤士大夫者,乃始或有以之而相讲究,然至考其立身行己之实,与其平日家庭之间所以训督期望其子孙者,则又未尝不汲汲焉惟功利之为务;而所谓圣贤之学者,则徒以资其谈论、粉饰文具于其外,如是者常十而八九矣。求其诚心一志,实以圣贤之学督教其子,如处士者,可多得乎!而今亡矣,岂不惜哉!岂不惜哉!(盘子老师:阳明先生感慨什么?1、圣贤之学不被重视,当成了糟粕垃圾,人们说起圣贤之学便好笑;2、世间所谓的贤人名士,刚出道时还有些探讨,一旦进入到实际工作生活,便与他自己教导孩子做人做事相背离,最后都只是功利心做主;3、即便有些人以为圣贤学问,也只是妆点门面而已,十有八九是这样的。4、真有一心向学,且能教导督促孩子学圣贤如梦星之父者,实在不可多得,而现在他已不在人世了。岂不痛惜!)
阻远无由往哭,遥寄一奠以致吾伤悼之怀,而叙其遣子来学之故。若此以风励夫世之为父兄者,亦因以益励梦星,使之务底于有成,以无忘乃父之志。(盘子老师:)
后记
盘子老师:
人谁无父?而孰几能有若此坚定卓绝于后生晚辈以向道求学者!?
犹记得儿时父亲带我坐汽车颠簸去县城看读高中之兄长,早出晚归,往返一日;犹记得父亲为我介绍偶遇之拳师,请其授我以七星梅花掌,以养羸弱之生。可惜我少不知事,儿戏对待,仓促其时,愧对家父!
韩文公曰:古之学者必有师。盘子曰:古之学者必有父。《西铭》曰:“乾称父”。《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回看阳明先生,亦是如此。苟无乃父、祖父之远见卓识,曷得先生之贤圣如斯!致敬天下高明卓见之父亲!
《易》曰“乾道成男”。乾道即圣贤之道,君子之道!人谁得之则为圣矣!
共勉之!是为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