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词——惟此方可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维壬寅清明,兹有后学弟子【致用良知学派】创始人成全子携门弟子、学员共华友会、鲲鹏公社众心学爱好者一道,于鹏城祭祀先师新建伯王文成公守仁先生。
南国胜境1,春暖花开;
湾区中枢2,物华天宝。
粤海街道3,举世闻名;
法治公园4,良知闪耀。
有先生造像兮,提灯探路5;
求圣人之学者,斯文在兹6!
秦火断7,圣学千年不继;
先生出,良知万代光明8。
心外无物兮,宇宙无我无宇宙9;
知行合一兮10,我命由我不由天;
心即理者11,孝悌忠信本乎己;
致良知矣12,仁义礼智源于心。
绝学得续兮,龙场一悟通大道13,
功业彪炳兮,鄱湖一战更封侯14。
神武不杀兮,思田至今传佳话15;
我心光明兮16,华夏从此得精神。
赞“真三不朽”17,乃知“死而不亡者寿”18!
谓“千古完人”19,自“乾元亨利贞“中来20。
盘子老师诵读《清明祭词》
先生去今五百年矣20,
人世沧桑,科技发达,而人心不古;
雄狮沉睡几世纪也21,
国势衰颓,西学东渐,一地鸡毛。
看红尘似漫天风雪,物欲横流,冷冷冷;
感时势若寒窑破洞,文化自信,难难难;
哀众生鼠目寸光,前赴后继,延医用药多毒症22——
“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23,
《中庸》之道无存矣!
恨老幼迷信盲从,争先恐后,求学上进多歧途——
“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24,
先生之言谁听!
心友集体诵读《家训》《学训》
而今民族复兴,日新月异,
然必要仓廪实,衣食足25,
而其率领者,志也;
大国崛起,指日可待,
亦终须筋骨强,皮肉实,
而其主宰者,心也26!
无志,则风骨无存,利害相攻,“民免而无耻”27;
无心,则礼乐崩摧,表里不一,名存而实亡。
惟先生之学发扬光大,
方得良知不灭,恒照今古;
惟先生之道后继有人,
方可助我华夏子民,永葆天心。
盘子老师与俞渭华会长、黄钟平堂主、盛晴班主任合影
值此全球疫情汹涌,
举国上下为此落力奋战之际,
愿先生在天之灵护佑众生,
以圣洁灵明之知,领袖众神,降妖除魔,
为青天扫凡尘28。
以至诚无息之心,滋润百姓,激荡鼓舞,
令庶民得安宁。
盘子老师与致用良知学派门弟子合影
呜呼,
日思夜想,体贴先生之学;
日精月勤,弘扬先生之道;
惟此方是弟子真心,
惟此方可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伏惟尚飨!
注解:
1、南国胜境,一般指岭南地区,此特指粤港澳大湾区;
2、湾区中枢,指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在大湾区的枢纽位置;
3、粤海街道,号称“中国硅谷”,这里走出了华为、腾讯、中兴、大疆、华润、迈瑞等一大批著名企业,这里是被网友称为以一己之力对抗美国贸易战的地方,这里就是神奇的粤海街道办(摘自网络);
4、法治公园,指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法治文化公园,阳明先生雕像矗立于此;
5、提灯探路,先生造像意蕴如此;
6、“斯文在兹”,语出《论语·子罕第九》“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7、秦火,指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儒家圣学道断,后今唐宋明几朝多代往圣先儒如周、程、张、朱、陆等尽心竭力精思体贴,发掘传续,至阳明先生始得以接通;
8、良知万代光明,指良知亘古亘今,永不熄灭;
9、宇宙无我无宇宙,取陆九渊“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句意蕴,注解阳明先生之“心外无物”;
10、知行合一,先生核心学术思想之一,先生龙场悟道后,席书延请先生首讲于贵州文明书院;
11、心即理,先生核心学术思想之一,谓天理即本心,求理当求于心;
12、致良知,先生核心学术思想之一,谓致知之知即良知,发明本心意,乃千古圣圣相传滴骨血,为先生百死千难中得来;
13、龙场一悟,指龙场悟道,先生见朱子之非,而续孔孟之道,阳明心学正式走上历史大舞台,儒学之心性体系随着先生之生命、事功、讲学不断精进而全面建立,儒家大中至正之道日臻圆满,儒学从此别开生面,所向披靡;
14、鄱湖一战,指先生平定宁王造反战功,因此首封新建伯,后续封新建侯;
15、神武不杀,指先生不费一兵一卒而平定广西思田之乱;
16、我心光明,先生去世前遗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17、真三不朽,后人对阳明先生的评价“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18、死而不亡者寿,语出《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9、千古完人,后世对阳明先生的评价;
20、去今五百年,先生1472年出生于浙江余姚,1529年逝世于江西大余;
21、醒狮沉睡,谓1949年前近两世纪中华民族因为清廷闭关锁国而遭受的屈辱;
22、延医用药多毒症,指国人因为缺少对天道的认识,而疏远中医,盲目信任西医药/医术治疗带来的诸多后遗症;
23、莫之知辟也,《中庸》句,指盲从迷信,蜂拥而上,自投罗网而不自知;
24、道大路也,语出阳明先生《送大宗伯乔白岩序》,指修学圣人之学为大道;
25、仓廪实句,语出《史记·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原句出自《管子》牧民篇;
26、主宰句,语出《传习录》“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7、无耻句,语出《论语·为政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8、扫凡尘句,阳明先生《碧霞池夜坐》诗有“谁与青天扫宿尘”句,此意如此。原诗如下:
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
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
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
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
祭祀活动合影
心友分别与盘子老师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