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苑热线

15304048887

线下师友聚会讲学才是修学捷径:读《书中天阁勉诸生》

发布日期:2018-03-07 07:45:55浏览次数:893次

shuzhongtiange1.jpg


1


自讲学以来,我极力推动线下学堂的建设,对于纯粹的线上内容则不怎么热衷!


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泛滥成灾!只说阳明学即可谓汗牛充栋了。各种先生的传记,各种《传习录》,各种注解等等。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上百度搜索,上京东买书,或者上喜马拉雅(FM365)听课,关注几个优质内容的微信公众号……知识并不缺,缺的是修行!


有人博闻强记,聚讼好辩;有人熟稔野史,自黑黑人;有人酷爱词章,炫耀高明……陆子曰:“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本是什么?本就是做人的道理,也即是把仁义道德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孔门所谓修学,莫不如此。然必要下真功夫,才能有所得。但做学问,不能靠宅在家里一个人啃死书,必要一方面要随时在心上下功夫,省察克治;一方面要与师友相互切磋琢磨,校正请益。更不是浅尝辄止,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更不能是一曝十寒,而应是一群师友相互砥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


阳明先生曾专门撰文,告诫弟子们要坚持线下学习,不要离群索居。若做老死不相往来的自修,则圣学终“不可得矣”。怎么学呢?大抵每周一次,再忙也要安排时间。要“使道德仁义之习日亲日近,则世利纷华之染亦日远日疏”。具体看下文:


《书中天阁勉诸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承诸君之不鄙,每予来归,咸集于此,以问学为事,甚盛意也。


然不能旬日之留,而旬日之间,又不过三四会。


一别之后,辄复离群索居,不相见者动经年岁。


然则岂惟十日之寒而已乎?


若是而求萌蘖之畅茂条达,不可得矣。


故予切望诸君勿以予之去留为聚散


或五六日、八九日,虽有俗事相妨,亦须破冗一会于此。


务在诱掖奖劝,砥砺切磋,使道德仁义之习日亲日近,则世利纷华之染亦日远日疏,所谓“相观而善,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者也。



3


关于中天阁和会约(摘自:施长海《从中山阁到龙山书院》)


在浙江余姚龙泉山的南坡,有一座重檐歇山顶五开间两层楼房,叫中天阁。中天阁始建年代不详,光绪《余姚县志》将其列为明代“古迹”,其名取自唐代方干《登龙山绝顶》“中天气爽星河近”句意。这里曾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讲学处,也是清代著名的龙山书院的旧址。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九月,王阳明平定宁王叛乱后回余姚省祖茔,“久思及门”的钱德洪带了侄子大经、应扬和郑寅、俞大本,通过王正心通贽请见。第二天,王阳明在中天阁讲学,收受弟子除钱德洪等人外,还有夏淳、范引年、吴仁、柴凤、孙应奎、诸阳、徐珊、管州、谷钟秀、黄文涣、周于德、杨珂等,共74人。


嘉靖四年(1 525年)九月,王阳明归姚省墓,规定以每月的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为期,在中天阁进行讲会活动。王阳明作《书中天阁勉诸生》,并亲自书于墙壁上,“白石灰壁上公自书,笔法甚清劲”(万历《绍兴府志·古迹志一》)。


文中谆谆告诫弟子不可“离群索居”,而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以问学为事”的讲会活动,“或五六日、八九日,虽有俗事相妨,亦须破冗一会于此”,并且要求弟子“务在诱掖奖劝,砥砺切磋”,绝不能沾染粗心长傲的习气。


他写道:“相会之时,尤须虚心逊志,相亲相敬。大抵朋友之交以相下为益。或议论未合,要在从容涵育,相感以诚,不得动气求胜,长傲遂非。务在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其或矜己之长,攻人之短,粗心浮气,矫以沽名,讦以为直,扶胜心而行愤嫉,以圮族败群为志,则虽日讲时习于此,亦无益矣。”(光绪《余姚县志·古迹》)中天阁讲会在王阳明学说的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认为:“这应是阳明学中最早的‘会’。而阳明的《书中天阁勉诸生》可谓阳明学最早的‘会约’。”(陈来:《明嘉靖时期王学知识人的会讲活动》,《中国学术》2000年第l期)嘉靖六年,王阳明出征广西,钱德洪与王汝中承担绍兴书院的讲学活动,余姚中天阁讲会由吴仁主持,“吴仁聚徒于阁中,合同志讲会不辍”(《王阳明全集·年谱附录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


《大学》“诚意章”引用《诗经》赞美这样的场景:


《诗》云:“《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傈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我在“阳明心苑线下学堂”的发展思路中,专门提出一条:“找十个靠谱的人一起”,要求学员申请成为堂主必要先完成“5+3”的学员发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将来有一天,阳明心苑线下学堂开遍大江南北,让阳明先生的思想遍布中华,让“中天阁”遍布海外。


孟子曰: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而已!靠自求,也要靠师友!


友情链接: